Back to Daily Log Contents Page
5.4.2000
今天的輔導活動和上次的形式一樣,先讓她們玩熱身、輕鬆的遊戲,接著檢討task,讓她們問功課,最後玩輔導遊戲。今天的熱身遊戲是玩繩網,因為輔導活動已約過了一半,所以打算讓她們重新檢討一下自己當初定下的目標,而且亦讓她們互相合作,織出一個可載人的網,這個網是她們努力的成果。於同學中,兩位對我們有抗拒的小朋友C及E都不願參加活動,只自顧自地在做功課,而且亦不願交task。此外,由於現在同學是圍在一起做功課,有同學不喜歡跟大伙兒坐在一起,自己嘗試跟她們談過,有位小朋友就告訴我因為她喜歡寧靜一點,所以就自己在一角做功課,再和她談下去,發覺她是個頗具自信的女孩,目標是將來做一位白衣天使,小小年紀就能有自己的理想,真是令人振奮!而且亦借此機會勉勵她努力!自己覺得從小有理想、志願,對一個人的成長有一定幫助,因為人會朝著那目標奮進。有時候自己會想,人其實就好比在大海中的一條船,如果沒有目的地,就會在海上隨處漂流,茫茫然…,然而一條知道目的地的船會依著方向,有一個目標。
至於不願參加活動的同學(C和E),自己其實亦曾用主動邀請,透過同學邀請等方法,但結果仍是不得要領,未能打動她們的心,但自己又不想用強迫性的方法應付,因為她們以前亦參加過活動,但她們自成一角,不願投入活動。記得task centered group work曾提過某些成員可能未準備好進入小組,他們可以作為觀察者。其實自己擔心的並非不參加活動,她們會損失什麼。而是當其他成員都需要/在參加活動,她們卻不參加,同學會問「為何她們可以這樣?」「我是否都可以和她們一樣繼續做功課?」等等…所以自己會盡量邀請她們參加活動,或者嘗試和她們談談。
6.4.2000
小朋友真是變幻莫測!這句說話其實上個星期已經得到驗證,朋友間吵吵鬧鬧,但不消不會兒,又和好如初。今天放學C和她的好友E吵翻了,原先想嘗試從E /F處打探原因,看能否幫上忙,但都不得要領。她們雖不至於打起架來,但從C的行為上來看,她們確實吵大架。C把一包菊花茶從門外擲進輔導室E處,猶幸沒傷及E及F。然而真是風雲際薈、變幻莫測,或者用「床頭打架床尾和」更為貼切,她們放學時已如螞蟻「嬲」蜜糖般了。自己亦接觸過一些學生,他們往往會為朋友而不開心,但有時發覺他們未必需要我們的介入,他們需要的只是暫時的抒緩一下情緒而已,有很多問題其實他們都能夠自己解決,我們不應該,亦無需要把他們的問題擴大,如果他們可以自己解決,讓他們嘗試可以從中學習,亦可避免依賴。
今天有一些令人聽後很開心的話進入我的耳朵!!有一班中一小朋友來問我何時離開,我告訴了他們。他們叫我不要走,還問我可以畢業後再到他們學校做社工嗎?他們真是很直接的!記得前陣子,有一次supervision完,他們衝進輔導室,並說:「他(T)終於走了!阻住我地,又無禮貌!」,後來細問下得知原來之前有一次有位同學早晨衝進輔導室,看見你在,便說不好意思並退了下去,但據他所說你當時「撟」起手,沒有說「不要緊」,所以他們覺得無禮貌。聽到後有點啼笑皆非之感!自己不記得當時的情況是如何了!但令我想起絕不可小看小事,生活細節,人,不單小朋友,看事情往往都是看表面的,直接的。自己的一個小小動作,表情,可能都令他人對我留下主觀的印象,不易磨滅。
今天亦跟L姑娘溝通過A、C的情況。首先說說A,她認為A的性格源自她媽媽對她的方式,因為A有病,媽媽遷就,「飯來張口、衣來張手」,她的意願很容易達到,而且是不用付出很大代價。以致A的待人處事,也不願付出,只希望得到回報,得到朋友的接納。所以要讓 A明白想認識朋友,自己要付出,自己要負責任。我們亦應避免被她控制,事事遷就,否則我們的行為進一步reinforce她的「不用付出」心態。和她談完後,自己覺得對A似乎更清楚。但自己就覺得雖然和L姑娘談過,她亦講出她的意見,但我們自己並不是全盤接受她的見解,有很多事還要經自己的心眼去慢慢觀察及了解。另外,L姑娘提到A很頑固,說很多事她也不明,可能要讓她大點,經歷多了才會覺悟。自己同意若年紀大些,可能對事情會更明白,但現階段,相信亦有事情我們可以做的,而且亦正在做。A不明白,A媽媽該明白,大家合作應該對A有幫助。我自己相信大些的同學(development stage)會較易讓他們明白事理,但小的同學我覺得亦一樣可以,只不過形式可能要不同,否則小學的同學便不用理?
至於C,L姑娘曾跟她了解過情況,她指出自己覺得輔導活動對她都有幫助,只是她其實只想利用在學校,自己能集中精神時做功課,所以她不願參加活動。而且亦不想我們專注她,自己心想,可能因為C對我們有抗拒,不願參加活動,所以我們會想和她談,但在她看來,我們是label了她,所以我們愈專注她便愈抗拒。即使和她說明我們會跟其他同學一樣談,似乎也不管用!
7.4.2000
今天早上和一位老師談起來,他問我做得習慣否?我答他很習慣。老實說,剛來的時候自己是有點不適應,但這情況很快已經不是問題。自己個人認為習慣一個地方與否,一方面視乎個人的適應力,但另一方面,就更看一個人是否有心去適應,自己相信只要有心,或有或少必能做到。再說回那位老師,他指出XX學校應較其他學校易做,並指出做社工常把案主問題找出來,但又未必能夠解決,這亦是很煩…。自己心想,雖然我們未必能幫助他人解決他們的問題,因為能力、經驗有限,然而,不嘗試去找並不代表問題不存在,只是「鴕鳥政策」,自欺欺人。然而這件事亦令我對老師究竟如何看社工,當然我們不可以偏概全,這名老師的看法亦不代表全校老師的看法,這名老師的看法不是太消極了嗎?我們常常說老師和社工要有緊密的合作,我心想如果老師採取這種態度,對大家的合作豈不是一大障礙?大家需要的是互相溝通,以期達到更密切的合作。至於在社工界與教師方面,我認為大家的關係應是互相依賴,特別是學校社工與教師,最好的方式是教師具備輔導學生的技巧,社工負責一些特別困難的個案;透過緊密的合作,提供給學生的服務質素應可提升。
今天很重視友誼的G來找我談了很多她以前的事,交朋友等事,令我對他以往的經歷有更深的了解。
此外,A上完輔導活動後,強調要在輔導室內進食,但那時已是五時半,已響了放學鐘,所以提議她上學校小食部或門口的桌上食,但她不肯,一定要在輔導室食,但我們並沒有順她意,這是因為不想令她感到只要她堅持,我們就必須要屈服。後來她總算離開了。但就不開心,並拉著我說「衰人」!但看她的表情,她只是想再堅持,試驗看看我們會否屈服讓她留下來,看她和我們周旋如斯久,我覺得A應是個有耐性的小朋友,只要她立下了目標,相信她會用盡力去達到,相信這特質對於改善學善成績、朋友關係亦是一個優點!
Student: 70149124
Copyright © 2001 by the City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All rights reserved.
Week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