欺凌的定义

过去大多数研究及大众社会普遍都基于单一模型理论简单化地把涉及欺凌事件的人划分为欺凌者和受害者,误认为所有使用攻击行为的人都是欺凌者。

其实,欺凌行为的定义准确来説是有计画地使用肢体暴力、言语威吓或排斥别人等攻击行为来得到利益(例如:金钱、物质、权力等)。

欺凌者在欺凌他人时会:

1)带有动机及预谋

2)会持续以欺凌行为获得利益

3)他们懂得冷静行事理性地评估风险

4)懂得选择弱者来欺负

5)对受害人缺乏同情、歉疚

Dodge和Coie在1987年提出双模型理论,把使用攻击行为的人分为两类,操控型攻击者反应型攻击者

操控型攻击者——校园欺凌中的「欺凌者」或称「小恶霸」:

1)认同攻击及暴力行为是最有效的方式去达到目的; 2)懂得冷静观察环境,计画周密,能评估提防不利的因素,并部署各种对自己有利的策略; 3)会过分高估自我能力,低估攻击行为背后需要承担的后果; 4)缺乏同理心; 及5)儿童最早在6.8岁就会出现操控型攻击行为。

反应型攻击者——自卫复仇者

1)常被误认为欺凌者; 2)在接收及解读外界讯息时会出现认知扭曲; 3)敌意归因 (Hostile Attributional Bias):把别人的行为和态度看成是有敌意及具侵略性的行动 (即使别人的行动实际上没有伤害性); 4)攻击对方目的是为了保护自己; 及5)儿童最早在4.4岁就会出现反应型攻击行为。

如果不对这些具有攻击行为的儿童提供早期干预,那麽会对学校、家庭和社会产生短期及长期的负面影响,例如,学校欺凌、朋辈间欺凌、家庭暴力甚至谋杀。有关操控型攻击行为和反应型攻击行为的定义和理论,请参阅操控型攻击者反应型攻击者

回顶端

© 2014 香港城市大学 有教無「戾」校园欺「零」计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