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田家炳基金會自1982年成立,多年來致力「促進道德教育,弘揚中華文化,融合世界文明,以提升中國的教育素質,貢獻國家」。2003年香港城市大學20周年校慶,基金會與城大結下情緣,拉開合作之序幕。多年來,基金會贊助學校舉辦不少文化活動如「周邊國家看中國」歷史文化考察、尋根中原客家文化,探索一帶一路起源等。香港城市大學「非遺匠心」教育計劃,由理念、內容、以至推行形式的構思與規劃,與基金會的願景和工作目標相契合,值得支持。

弘揚中華文化
「非遺」的確立須得到創造、維護和傳承這種傳統的社區、群體或個人所認可,同時又將本地和鄰近以至更廣大的地區相同或相關的文化實踐加以聯繫。通過認識中國各地的非遺項目,讓參與者明白中華文化跟自己成長的環境有著密切的關係,從而提升文化認同感;再者,加強文化教育必須首先創造出讓更多的人與傳統文化近距離接觸的機會,在整個社會營造一種學習氛圍,就此高等院校的推廣擔當著一個重要的角色。

融合世界文明
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2003年通過的《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非遺」既以本地社區為基礎,又包容世界各地的文化。「非遺」世界名錄,是國際社會公認的人類精神成就,透過認識和比較來理解不同地域的文化,以達致互相尊重、共融。中國文化是世界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的傳統文化有著強大的生命力,既深刻地影響著我們的民族,也影響著世界。在多樣性的世界文化格局中,中國文化要想繼續發揮對世界的影響力,需要對傳統的資源加以發揚,在與外來文化的碰撞、交流與融合中,賦予其更多的特色與內涵,創造出與時代相適應的更加輝煌的中國新文化。

提升道德教育
「非遺」的理念強調世代相傳,培養人的認同感和持續感。「非遺」是傳統的,但也是當代的和活生生的。中華文化在幾千年的發展中,以仁孝誠信、禮義廉恥、忠恕中和為中心穩定形成了一套價值體系,支撐了中國社會的倫理關係,主導了人民的行為活動和價值觀念,促進了社會的穩定、心靈的向善向上。這一套體系是中華民族剛健不息、厚德載物精神的價值基礎和根源,亦即中華民族民族精神的內涵價值。 「非遺匠心」以中華文化為本,以強調身體力行的道德教育為實踐基礎,是本會「中國的希望在教育」的重要體現。透過支持「非遺匠心」,傳承及發展優秀的傳統文化,肩負起中華文化得以延續及發展的重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