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開講座

(一) 鑼鼓(敲擊樂)在中國的角色

鑼鼓是中國最古老的樂器。四千多年前的「鼉鼓」,公元前16世紀甲骨文就記載了大同小異的「鼓」字35種。然後是漢代的銅鑼,魏晉時期的銅鈸,多不勝數。 中國的宗教儀式、行軍打仗、民間生活、娛樂等各方面,不論是喜事,還是喪事,都與鑼鼓有關連。藝術與生活的融合,可以說是構成中國鑼鼓文化獨特個性的根本要素。

講者: 高潤鴻
日期: 2021年9月27日
時間: 10:30
地點: 香港城市大學楊建文學術樓四樓B4702室
(二) 鑼鼓與廣東大戲及樂隊的關係

鑼鼓掌控著戲曲的整體節奏。鑼鼓一般都比音樂先起,引導音樂的速度、演員身段動作的節奏等。而在氣氛渲染方面,鑼鼓亦擔當重要的角色,「大鑼大鼓」更是廣東粵劇的特色。鑼鼓利用不同的音色組合、敲擊的強度及節奏的編排,配合音樂及演員,加強戲曲中環境氣氛的營造,以及角色情感的表現。

講者: 高潤鴻
日期: 2021年10月04日
時間: 10:30
地點: 香港城市大學楊建文學術樓四樓B4702室

《夢斷香銷四十年》粤劇演出⸺大專學生場

非遺研習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