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劇又稱「大戲」、「鑼鼓戲」、「廣東戲」或「廣東大戲」,其聲腔以梆子、二黃為主,兼有高腔、崑腔牌子、粵語民間說唱和小曲雜調。清代道光年間,兩廣的戲班有「外江班」和「本地班」之分。時人楊懋建在《夢華瑣簿》謂:「廣東樂部分為二,曰外江班,曰本地班 」, 「本地班但攻技擊,以人為戲。所演故事,類多不可究詰,言既無文,事尤不經……僅許赴鄉村搬演,鳴金吹角,目眩耳聾……大抵外江班近徽班,本地班近西班(指西秦班)」。從個別班本所見,有些戲班在同治年間已使用粵語念白。時至清末,鼓吹革命的「志士班」,大量創制新劇,粵語的運用更為廣泛。至20世紀30年代,粵語已全面取代外省聲腔和桂林官話,成為粵劇的主體語言。聲腔方面,梆子二黃逐漸合流,各種牌子、粵語民間說唱如南音、龍舟、木魚的配搭使用越趨普遍;至40年代,更大量插入以新近創作的廣東音樂和國語時代曲譜寫的歌詞。
綜論之,「粵劇」作為一種劇種,其地域特色發軔于18世紀初,19世紀中越趨明顯,至20世紀30年代發展成熟,是數百年間各省戲班和聲腔在兩廣地區交融互滲並逐漸當地語系化的結果。自19世紀開始,粵劇不僅流行於兩廣地區,也隨著粵籍人口的流動,流行於香港、澳門、上海、新加坡、馬來西亞、越南、以及美洲各地的華埠。
粵劇名列於2006年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之內,於2009年更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肯定,列入為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
粤劇唱腔音樂以板腔體為主,曲牌體為輔。板腔體有梆子、二黃兩類,此外還有西皮、戀檀、南音、板眼、木魚、粤謳、龍舟等腔調。伴奏樂器豐富,除高胡、二弦、竹提琴、揚琴、椰胡、沙鼓、大文鑼、大鈸、高邊鑼等民族樂器外,也使用小提琴、班祖、色士風、大提琴,木琴等等西洋樂器。
粵劇表演保存了早期「過山班」粗獷、質樸的特點,武打則以「南派武功」為基礎,剛勁快速。同時,粤劇的表演和舞台美術也受到戲劇和電影的影響,帶有西洋化風格。時至二十世紀,腳色按照演出分工稱為「六柱制」:文武生、小生、正印花旦、二幫花旦、丑生、武生,每一個行當都有各自獨特的服飾打扮。
粤劇的劇目多取材於民間傳奇、歷史故事及神話傳說,因常用於給神做功德,喜歡用大團圓結
局。傳統劇目有古老「江湖十八本」、「新江湖十八本」、「大排場十八本」等,新劇目如《帝女花》、《紫釵記》、《搜書院》、《鳳閣恩仇未了情》、《梁山伯與祝英台》等,皆廣受歡迎。
香港的粵劇演出場合主要分為「神功戲」和「戲院戲」兩種:
神功戲是由地方上自發籌組,於神誕、節慶或醮會舉行的活動,是酬神儀式的一部分。演出的場地大多為臨時搭建的戲棚。
自19世紀50年代伊始,港島上環一帶陸續落成多間戲園,隨著香港市區的發展擴大,港九各地越來越多戲院建成,為粵劇提供了較固定的演出場地,演出的場次也較多,具有濃厚的娛樂和商業性質。
1933年,香港華民政務司接納戲院東主聯稟請求,准演粵劇男女班,劇團紛紛聘用女花旦,組織男女班。與此同時,粵劇的演出語言更逐步全面採用粵語,取代昔日的「舞台官話」,大量的新劇創作,把香港粵劇推上了高峰。薛覺先的「覺先聲劇團」和馬師曾的「太平劇團」等省港大班,並立藝壇,不斷演出傳統粵劇及嶄新劇目,革新粵劇的劇本、服飾、音樂、舞台美術和演出方式,令粵劇藝術大放異彩。
20世紀50年代以降,香港與內地的粵劇逐漸各自形成自身的風格。1953年,「香港八和會館」成立,積極推動香港粵劇的發展。粵劇通過電影、唱片和廣播,得以廣泛流傳。時至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隨著電視和其他娛樂方式的興起,香港粵劇發展已遠不如過去蓬勃。自80-90年代開始,得到政府和有心人士的支持和推廣,演出場地有所增加和優化,粵劇作為一種表演藝術,地位有所提高,在2009年更正式被聯合國教育、科學及文化(教科文)組織,批准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是香港首項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