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個案輔導(老師篇)

介紹

這部分主要為老師提供面對反應型攻擊者與別人發生衝突時的處理方法,當中包括錯誤示範、即時處理、中期處理和長期處理。除此以外,這裡亦提供提升校內和諧互助氣氛的方法,協助校方處理校園暴力問題。

反應型攻擊者

撞翻汽水事件

在小息時,課室中有同學暈倒在地上,其他同學圍繞該同學議論紛紛。此時阿詩一邊喝汽水,一邊步行返回課室。其中一位圍觀的同學欲找老師幫忙,因而匆忙地跑出課室,卻撞到剛步入課室的阿詩,並將她的汽水弄跌。於是阿詩怒氣沖沖地跑到走廊,破口大罵該同學,並用書本丟向她。老師正好目睹阿詩大聲責罵同學及丟書本。

阿詩的想法和行為
認知
  • 選擇性收取外界訊息: 偏重單一感官接收外界訊息,只感覺到同學撞向她,而看不到於課室角落有同學聚集並議論紛紛
  • 敵意歸因: 同學因情況危急而撞到阿詩,但她卻認為同學是刻意撞向她
  • 認知扭曲: 認為同學一定是想攻擊她,必須以暴力行為保護自己
  • 解難能力偏弱: 面對人際衝突時,只懂以責罵及攻擊方式回應
情緒
  • 衝動: 沒有了解事情真相前,便攻擊其他同學
  • 情緒激動,容易失控: 容易產生憤怒情緒,並不能冷靜其激動情緒,進而作出攻擊行為
行為
  • 以攻擊行為解決人際衝突
  • 固執: 堅持要求同學道歉,同時認定同學對自己有惡意
社交
  • 欠缺社交及溝通能力: 不懂得以適合的方法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 社交上被孤立和排斥: 因阿詩激動的情緒及行為令同學害怕和她相處

錯誤示範

  • 由於反應型攻擊者容易激動,亦不太懂得表達自己,老師缺乏耐性,不斷追問只會弄巧反拙,無助當事人冷靜情緒,更進一步加深當事人對老師的誤解和對其他人的不信任。

即時處理

  • 由於反應型攻擊者的激動反應可能會令自己或別人受到傷害,老師必須第一時間帶當事人離開現場,再以數物件和深呼吸等方法,協助當事人冷靜情緒。此外,老師應請其他同學站到一旁,避免進一步刺激反應型攻擊者的情緒。

中期處理

  • 雖然反應型攻擊者的認知扭曲,在詮釋事件時會敵意歸因,但老師亦應先引導學生說出情緒激動的因由,以表示對她的尊重及關懷,令其情緒得以平復。
  • 老師可描述反應型攻擊者的身體反應和情緒,對此作出回應,讓她感受到老師的關心。

長期處理

  • 老師可利用畫畫等方式,協助不善於表達的反應型攻擊者找出事情中她可能忽略的線索,讓當事人明白凡事只要多角度了解,可以減免許多誤會。
  • 透過合適處罰,既可令當事人明白要為自己的行為負責任,亦可拉闊她的生活體驗,幫助建立人際網絡,增加對別人的信任,減低她的敵意歸因。
  • 由於反應型攻擊者不可能即時掌握到所學的情緒管理和多角度了解事情的技巧,故老師要不時與當事人回顧及檢討,並對她的付出給予欣賞及肯定。

對其他學生的處理

  • 老師可教導學生情緒管理的技巧,並嘗試了解自己和別人的情緒,鼓勵學生接納他人。
  • 老師可透過向學生解說反應型攻擊者的心態和背後想法,令其他學生消除對反應型攻擊者的誤解。
  • 此外,老師更可教導學生,如發現身邊的同學出現憤怒情緒,可提議對方離開現場,或提醒她使用學習過的情緒控制方法,冷靜有關同學的情緒。

回頂端

© 2019 香港城市大學 有教無「戾」校園欺「零」計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