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計畫歷史
2006至2009年
本計畫首三年與香港基督教服務處青少年綜合服務(樂Teen會)合辦,獲優質教育基金贊助,旨在減少校園欺凌,為本地建立一套有效的防治策略。
起初本計畫的服務對象為中學生(中一至中三):2006-07年度以反應型攻擊者(Reactive Aggressor) 及退縮型受害者 (Pure Victim) 為介入對象;2007-08年度以操控型攻擊者 (Proactive Aggressor) 及攻擊型受害者 (Aggressive Victim) 為介入對象;2008-09年度則集中介入兩類攻擊者。 三年來本計畫共為三十間中學提供服務。 2009至2011年 本計畫於2009年再獲優質教育基金撥款,把研究範圍從中學擴展至小學,冀從小學生著手,遏止校園暴力。 本計畫在此兩年集中處理小學(小四至小六)的兩類攻擊者。 在小學階段,家長對學童的身心發展及成長擔當重要的角色,因此,本計畫除開設學生治療性輔導小組外,還特地為小學學童及家長設計另外兩種治療性輔導小組,當中包括特別為家長而設的家長治療性輔導小組,以及家長和學童一同參與的親子治療性輔導小組。
在 「有教無『戾』-校園欺『零』計畫」 完結之後,研究團隊不斷開發出不同的介入方法來減少學童的攻擊行為。
2014至2017年:中國武術與倫理介入方法 此計畫於2014年獲大學撥款委員會優配研究金撥款約四十一萬。服務對象為小二至小五的學生,以操控型攻擊者和反應攻擊者為介入對象。學生透過參與10節的中國武術小組,學習武功及武德,從而學會以德服人,並且懂得控制和忍耐情緒。 詳情可瀏覽: C.A.R.E. Lab —— 中國武術與倫理介入方法 2015至2018年:奧米加三補充劑介入方法 此計畫於2015年獲大學撥款委員會優配研究金撥款約七十六萬,以中小學中的操控型攻擊者和反應型攻擊者為服務對象。旨在透過持續六個月每日為學生提供奧米加三補充飲品,來減少他們的操控型攻擊行為及反應型攻擊行為。 2018至2020年:故事介入方法 此計畫是與安徒生會合辦,於2018年獲大學撥款委員會優配研究金撥款約七十一萬,是世界首次以社會訊息處理理論(Social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odel, SIP)為基礎,透過講故事作為治療的方法來減少小學生(小一至小四)的反應型和操控型攻擊行為,並提升學童的社交技巧。 詳情可瀏覽:C.A.R.E. Lab —— 故事介入方法 獲頒獎項
本計畫及近年其他研究計畫已為全港120間中小學提供服務,獲優質教育基金撥款共約一千一百萬元,亦曾三次得到大學撥款委員會優配研究金(GRF) 撥款共約一百九十萬元。這些計畫成效均顯著,亦榮獲本地及國際殊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