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計畫理念
背景
過去有關校園欺凌的介入方法普遍基於單一模型理論,以欺凌者和受害者為主要介入對象。然而,卻仍然未有可以針對兩種不同類型攻擊者及兩種不同類型受害者的介入方法。「有教無『戾』-校園欺『零』計畫」 (Project C.A.R.E.: Project on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at Risk Education) 基於Dodge和Coie在1987年提出雙模型理論,並透過學童個人層面、學校教師、同輩及家長作出量性及質性的評估,以辨識及篩選適合參與治療小組的潛在操控型攻擊者、反應型攻擊者、攻擊型受害者或退縮型受害者的學童。以認知行為治療法(Cognitive-Behavioural Therapy, CBT)作為治療小組的理念架構,設計及推行十節活動,分別為兩種攻擊者及兩種受害者進行小組治療,藉此減少攻擊者的攻擊行為及失控情緒,提升受害者的自我形象及社交能力。
我們會以小組形式在校內課堂時間進行輔導。文獻指出,以小組形式來減少學童的攻擊行為,提升被欺凌學童的自信心和社交技巧的成效,均較個別的心理輔導及家庭治療法更為顯著 (Glancy & Saini, 2005)。在小組互動的過程中,能讓參與者彼此分享以往的經驗及產生共鳴感,藉此汲取不同組員的看法和意見,進行反思,重新選擇,達至成長。 為了預防標籤效應 (Labeling Effect),本計畫在各校內宣傳時,會以領袖及思想訓練帶出正面積極的形象,各組員能以積極正面的形象來參與小組活動。而早在學期開始時,老師務必出席由計畫所提供的工作坊,讓全體老師了解本計畫的內容及施行詳情,確保老師不會標籤參與小組的學童,並正面地鼓勵組員參與。 不論攻擊者或受害者小組,所有組員必須經過嚴謹的評估及篩選,達到臨床指標的學童才會被挑選進入小組。每個小組只有8位組員,由兩名社工帶領。8位組員中的其中1位,會刻意選取不符合臨床指標的學童,相反,他必須具有積極正面思想,及擁有良好社交技能,在減退標籤效應的同時,他能在小組中帶出積極正面的思想和給予回饋,讓小組的互動更具治療果效 (Kazdin, 1995; Lochman & Larson, 2002)。 認知行為治療法 (Cognitive Behavioural Therapy, CBT)
過去的研究報告發現,以認知行為治療法作為攻擊者及受害者小組內容的理念架構,遠較其他治療法,如心理動力、行為取向和認知理論等等,成效更為顯著 (Kazdin, 1987, 1995; Lochman, 1990; Lochman & Wells, 1996; McMahon & Wells, 1989; Southam-Gerow & Kendall, 2000)。還有,筆者在過去數年應用認知行為治療法來設計小組內容,對減少兒童攻擊行為十分奏效 (馮、黃、黃,2004; Fung, 2006; Fung, 2007; Fung & Tsang, 2006; Fung & Tsang, 2007; Fung, Wong & Chak, 2007)。因此,本計畫的治療小組內容均以認知行為治療法為主幹。
遠古時的希臘,斯多噶派哲學家埃皮克提圖 (Epictetus) 曾提出: 「人不是受事情所困擾,而是受到他們對這些事情的看法所困擾。」不過,直到二十世紀中,西方心理學家才有系統地把這哲學思想運用在心理治療。其中阿爾伯特·艾利斯 (Albert Ellis) 是「認知行為治療法」的鼻祖。 艾利斯認為,人天生具有思考的能力,懂得透過思考及自我對話 (Self-talking) 去評估 (Self-evaluate) 所面對的處境,並且在不同的環境中自我支持 (Self-sustain)。因此人是可以擁有理性的想法,再活出一個合情理和快樂的人生。相反,當人懷有「非理性想法」 (Irrational Beliefs) 時,會導致負面的情緒和行為的出現。過往也有不少研究學者將之應用於治療青少年攻擊行為計畫中 (Guerra, Huesmann, Tolan, Van Acker, & Eron, 1995; Huesmann & Guerra, 1997; Lochman & Dodge, 1994; Quiggle, Garber, Panak, & Dodge, 1992; Rabiner, Lenhart, & Lochman, 1990)。 從ABC模型中可了解學童攻擊行為背後的認知過程:
當事件 (A)發生,受到想法 (B)影響,會引起不同的結果 (C,包括行為反應及情緒反應;Ellis, 1977)。當學童持有的非理性想法 (Irrational Belief) 會引致負面的結果。以下就操控型攻擊者及攻擊型受害者的非理性想法和負面結果舉例,並加以說明(有關操控型攻擊者及攻擊型受害者的介紹請參閱攻擊者類型-操控型攻擊者及受害者類型-攻擊型受害者)。 事件 (A): 小息時和同學玩排球,同學把球扔中我的面部 持有理性想法的學童 操控型攻擊者的非理性想法 攻擊型受害者的非理性想法 從以上例子可見,想法直接影響情緒及行為結果的發生,由於攻擊者及受害者的認知結構上出現了扭曲,其非理性想法會帶來偏差行為和負面的情緒。 艾利斯 (1977)的研究得出,人們有十二種非理性想法的傾向,它們會令人的想法出現偏差,產生情緒的困擾,以及出現負面行為。以下是該十二種想法:
拆解非理性想法
協助攻擊者和受害者拆解非理性想法的步驟如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