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与人民
中国北方的草原和森林有各种「胡人」聚居。其中匈奴、鲜卑和柔然是典型的游牧人,戎和氐则不然。由于游牧文化在欧亚草原东部的发展并不均衡,而被视为「典型」的游牧群体又往往包含半游牧或非游牧成分,游牧族群所占领的版图很多时候难以清晰划分。近年来,学界通常以「中国北方地区」泛指北方古代胡人曾经活跃的疆域。同时,这些领土亦随着游牧人的军事和政治权力兴衰而扩张或收缩。
中国北方地区与更广阔的欧亚草原东部接壤,将中原与南西伯利亚、蒙古国、哈萨克斯坦东部以及欧亚大陆另一端的土地互相联系。另外,中原国家的扩展、气候变化以及农业发展等各种因素令中国北方地区不断向北伸延,与此同时,游牧人也定期向南扩展他们的领土。
Marc Progin
摄影
2006
草原上的游牧民居所
蒙古乌布苏省摄影
2006
Marc Progin
摄影
2016
戈壁沙漠上的古丝绸之路
蒙古摄影
2016
Marc Progin
摄影
2005
游牧民的帐篷居所
蒙古库苏古尔省摄影
2005
土地与人民
古代游牧人的物质文化
欧亚草原东部最早的游牧人出现于公元前千年中期。新技术的出现,例如大规模驯化牛羊、毡帐的发明,以及骑马技术,造就了游牧文化的基本条件。拥有在同一地区生活的其他群体,坐拥这些技术的游牧人更具明显优势。
早期游牧人的物质文化以动物图像为核心,用以装饰马具、武器和首饰。这类装饰最早可追溯到公元前十三世纪(商朝),是新石器时代古老岩石工艺传统的延续。到公元前八世纪,带有兽形纹饰的马具、珠宝及个人装饰品普及整个欧亚草原东部。
土地与人民
鄂伦春族
游牧和游猎文化以不同形式发展;自给自足的狩猎文化在中国北方森林非常普遍,森林和草原的过渡区则奉行混合经济,结合狩猎和放牧。在内蒙古和黑龙江北部的大小兴安岭,游猎文化持续到二十世纪中叶。
鄂伦春族是中国北方森林最后的猎人。他们的语言属于通古斯语系,与居住在北方地区的各个阿尔泰——通古斯先民密切相关。鄂伦春族与他们的祖先一样,身穿兽皮衣服,并广泛使用桦树皮和动物皮来制作家居用品、工具,甚至马鞍包等大型器具。
达西.那姆达科夫
2009
达西.那姆达科夫艺术基金会藏
雄性半人半马
青铜2009
达西.那姆达科夫艺术基金会藏
达西.那姆达科夫
2009
达西.那姆达科夫艺术基金会藏
雌性半人半马
青铜2009
达西.那姆达科夫艺术基金会藏
达西.那姆达科夫
2018
达西.那姆达科夫艺术基金会藏
骑豹亚马逊人
青铜2018
达西.那姆达科夫艺术基金会藏
达西.那姆达科夫
2002
达西.那姆达科夫艺术基金会藏
神牛
青铜、石头2002
达西.那姆达科夫艺术基金会藏
铃首匕首
青铜晚商(公元前13–11世纪)
管銎卧虎式鹤嘴斧
青铜春秋(公元前770年–476年)
赵式庆先生藏
虎擒鹿纹饰
金公元前6-4世纪
梦蝶轩藏
几何纹马饰
骨公元前8-3世纪
梦蝶轩藏
羊首刀
青铜公元前13–12世纪
赵式庆先生藏
男士狍皮长袍
狍皮2006
赵式庆先生藏
皮包
皮革约1980年代
赵式庆先生藏
衣服用盒
桦树皮21世纪初
鄂伦春基金会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