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艺术

游牧世界横跨草原和北方森林,象征性地体现于苍狼与白鹿图腾的精神。游牧人非常依赖马、羊、牛、驯鹿和骆驼等驯养动物,以及鹿、虎、豹、狼、熊和猛禽等野生物种。中国北方的动物图像设计反映游牧人身为牧民和猎人的双重角色,也是建构其外在形象的重要元素。随着游牧社会战争愈发频仍,战士的角色更为重要,这变化也见于动物艺术中互搏和咬噬的场景。

在阿尔泰区域,这些动物图像最早出现于更新世末期的岩石艺术中。到了青铜时代,动物纹饰从岩石转移到青铜和金银器上。最早的青铜兽形艺术只限于商朝的武器,继而在西周时期用于腰带配饰、胸饰、项饰和纺织贴花,后于春秋战国的早期游牧时代发展至巅峰。

Nomad_S02_image01.jpg
Marc Progin

早期游牧民岩刻(旧石器时代初期)

蒙古阿尔泰
摄影
2014

动物艺术

动物配饰

最早期的兽形纹饰通常刻画一只动物——静态地卧躺或吃草,或动态地追逐疾驰。动静、生死以及掠食者与猎物之间的紧密二元关系,展现游牧人对世界的艺术想像。

强大的动物在游牧艺术里占据重要席位。纵然相似的设计常见于不同游牧群体,但所描绘的动物则会因应不同地域的生态而异,例如山脉地区的是羱羊和牦牛,半干旱草原和沙漠的则是骆驼和马匹,而东北就侧重熊类等森林动物。

某些动物备受早期游牧人尊敬,尤其是鹿。鹿形纹饰和鹿石在蒙古国和南西伯利亚相当普及,有可能与当地以「鹿女神」为主的信仰体系有关。另有些受欢迎的兽形纹饰设计取自神话动物,例如阿尔泰民族著名的狮鹫,有着马身、鹰喙和鹿角。

Nomad_S02_image02_index.jpg
Nomad_S02_image03_index.jpg
Nomad_S02_image04_index.jpg
Nomad_S02_image05_index.jpg
Nomad_S02_image06_index.jpg
Nomad_S02_image07_index.jpg

动物艺术

复杂形式

复杂的动物纹饰最初出现在个人配饰。这些设计一般包括成双成对的动物,例如连体或堆叠的马、鹿和羱羊等,以及一对对正在交配的动物。即使单件饰物只包含一只动物,都是成对或成组一起配戴。

掠食动物是配饰图案的常见主题,描绘虎、豹和狼猎杀咬噬幼鹿或野兔,甚至雄鹿或马等猎物。有别于动物互搏的场面,这类题材聚焦在捕食上,有时会运用突出和鲜明的构图,例如一只老虎身体扭动的定格。

Nomad_S02_image08_index.jpg
Nomad_S02_image09_index.jpg
Nomad_S02_image10_index.jpg
Nomad_S02_image11_index.jpg
Nomad_S02_image12_index.jpg
Nomad_S02_image13_index.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