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引言
兵器和盔甲(兵甲)通常都被人们用狭隘的战争视角来审视,定义为主要是战斗和防御的工具。然而,兵
甲的实质意义超越战场、非同凡响,在不同国家的文化、社会和政治背景中,作为影响深远的权力
象征。从北非到东南亚,礼仪兵器和盔甲都是尊贵的器物,具有多重功能,远远超过它们在战争中的实际
用途。
是次展览史无前例地包罗近二百件跨越地域、文化、小区、宗教、历史和时期的礼仪兵器和盔甲。从身
份地位的标记到作为宗教崇拜的器具,是次展览尽显兵甲的重要性。展品来自备受推崇的私人和本地
公共收藏,包括著名的梦蝶轩和曾在斋借出的多件精美藏品。这些展品不但揭示了超越战场使用的兵
器和盔甲之恒久意义,并编织出跨越广大地域、文化所体现的共同传统、历史和传奇。
展览体现了礼仪兵甲的非凡工艺、专业技术和革新设计,分为四大部分:第一部分介绍礼仪兵器和盔甲
的概念,及其与军事武器的比照。第二部分为视觉词汇,展示各种礼仪兵器的多款装饰技术。第三部分
则按地理再细分成七个区域:土耳其和高加索、北非和阿拉伯半岛、印度和斯里兰卡、喜马拉雅、中国、
日本、东南亚。最后第四部分题为「向东观望」,探讨贸易、征服和殖民主义如何促使东西方礼仪兵甲制作
的相互影响。
此外,本次展览亦强调跨学科研究方法,透过展示香港城市大学跨部门合作研究不同地域的礼仪兵甲,
体现了艺术、技术和科学的互动。展览通过沉浸式体验、互动媒体、元宇宙和活动影像,以至算法在媒体
艺术中的应用,及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特定兵器进行科学分析,并以多光谱成像(MSI)研究紫光阁功臣像,
以独特方式将艺术、科学和技术相互融合。
此开创性展览揭示了礼仪兵甲的精义,突显它们并非纯粹的功能性器物,而是文化、社会、政治或身份
认同的重要象征。这些匠心独运、装饰华丽的兵器,活灵活现地诉说着跨越各大洲和多个世纪的故事,
反映出其作为武器及身份地位象征的「一体两面」的功能,并透过在技艺、灵性与外交上的共同传统,
连结不同的社会。这次展览诚邀观众以艺术、科学及科技的视角,欣赏这些卓越超凡的礼仪兵甲是如何
被定位为身份、美感及人类创造力的恒久象征。
Kastane(卡斯坦剑)及剑鞘 |
Kris(格里斯剑)及剑鞘 |
Khanjar(匕首) |
Khet kuga(工具组件)及火燫
|
|
|
---|---|
臂甲 |
匕首及刀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