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鼓
鐘鼓
屏山鳳池鄉天后宮古鐘
鐘屏山鳳池鄉天后宮古鐘

鐘、鼓

鐘和鼓是廟宇常見的擺設。鐘和鼓是古代的樂器,最早用於祭祀、朝會、作戰等場合,有計時、記事、集眾等功能,舉行重大的慶典時,必定鐘鼓齊嗚。古時候鐘和鼓日常用於報時,所謂晨鐘暮鼓。後來鐘鼓為佛教、道教寺觀採用,被稱為法器,唐張繼有 “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 名句。鐘為鐵或銅鑄而成,一般鐘體上有銘文,故可記事。本港廟宇之中,最古老的鐘藏於元朗屏山鳳池鄉天后宮內,為清康熙二十三年所鑄,距今三百多年。

香爐
泰亨村天后宮古香爐

香爐

香爐是用來放置及燃燒香枝的容器。各廟的香爐,其大小、形狀和材料差別很大,一般以鐵或銅製成,以鼎狀最常見,有圓有方,多置於門前或天井,好讓薰煙隨風飄走。大埔泰亨村天后宮內的香爐,為清雍正五年所造,全港最古。

神龕

神龕

神龕是用於供奉神像的小閣或架子,一般由木製成,上有雕刻精美的花紋,設於正殿的後牆,以為神靈的寶座。

塔香
塔香
立香
立香

拜神所用的香,一般以香料混合木材粉末製成,可以燃燒。由於燒香時所產生的煙升向天空,古人認為燒香可將願望傳達至上天,是通神媒介。廟宇用的香,通常是一枝一枝的立香,可插在香爐上燃燒;也有懸掛著燃燒的塔香。

祭品

祭品

祭品是拜神時獻給神的物品,一般為食物,包括雞、鴨、鵝、燒豬肉、米飯、包子、茶、酒水果、鮮花等,漁民也會選用海鮮作為祭品。

花牌

花牌

此處所說的花牌特指用於廟宇節慶例如天后誕、太平清醮、盂蘭勝會等的大型裝飾,由竹架、鐵片、彩紙、布料和塑膠製作而成,一般由風頂、珠、銻花、龍柱、兜肚等幾部份組成,下半部份為長方形,上半部份為拱形,以紅色為主,中為題字,配以各種彩色的圖案裝飾。

!-- service-item - start -->
紮作

紮作

不少本地廟宇在舉辦節誕典慶以及巡遊時,會使用、陳列、展示各種用竹、紙、絹布、繩線等紮製而成的紮作品,包括花炮、大士王 (又稱鬼王)、燈籠、獅子、麒麟等,作為祭祀品或裝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