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后誕

天后誕

香港的天后誕是農曆三月廿三日,本地很多社區會舉辦一年一度的各種慶祝活動,包括 “花炮會” 、巡遊、舞獅舞龍和上演粵劇神功戲,其中有著名的新界元朗十八鄉天后寶誕會景巡遊,以大樹下天后廟為終點。天后誕通常圍繞特定的天后廟舉行慶祝活動,例如拜神、抱花炮,神功戲則在廟前搭建臨時的戲棚內演出粵劇,事前由社區人士或團體會成立 “值理會” 以便統籌工作。參加慶祝的民間團體一般以 “花炮會” 這種特別的組織為 名義去賀誕,形式有傳統舞獅、舞龍或舞蹈表演。有一些社區會在天后誕前舉辦小型的打醮活動,目的是驅除社區內的游魂野鬼,使人們在誕後有一個新的、安全的開始。

車公誕

車公誕

車公誕於農曆正月初二在沙田車公廟舉行,最初是舉神像在區內巡遊以驅除瘟疫,現在發展成為民眾祈福轉運的參拜活動。當天會有攤販在廟門發售香枝和風車,風車寓意轉運。善信在上香拜神後,可進行求籤祈福,並可到廟外領取籤文,或找人解讀籤語。另外,新界鄉議局代表以及沙田鄉事委員會代表,會專門求籤,為區內民眾祈福及在新的一年裡得到車公的保祐。不過,籤有上、中、下之分,求得上籤自然皆大歡喜,若求得下籤,行事便需小心謹慎。

大王爺誕

大王爺誕

大王爺誕,以大埔元洲仔村較為人熟知,正誕為農歷五月初八,但村民會在五月初六開始舉行請神,由於大王爺廟規模小而且廟前缺乏空地,他們會借用天后宮的廣場搭棚演出神功戲,其間還有巡遊及抽花炮等慶祝活動,至五月十五才送神回廟。昔日附近多為源自陸海豐一帶的漁民,俗稱鶴佬。鶴佬賀誕頗具特色,除了傳統的舞龍舞獅,還有舞麒麟和貔貅等三十多頭動物,現場還有鑼鼓嗩吶伴奏和功夫表演。

天公玉皇大帝誕

天公玉皇大帝誕

位於樂富老虎岩的天后聖母古廟,每年於農曆正月初九舉辦天公玉皇大帝誕,活動包括參拜、誦經、典禮及獻寶化寶。其中誦經由道士主持,會配合道樂演奏,以及升旗和張貼符咒。化寶即是將獻上的寶帛、大衣、元寶火化,以示儀式結束。

關帝誕

關帝誕

關帝信仰在本港很普及,很多廟宇、機構或家庭都有供奉關帝,但慶祝關帝誕並不算熱鬧,深水埗、大澳都建有獨立的關帝廟,位於筲箕灣愛民街的山坡上則有同祀劉、關、張的小祠,那裡在農歷六月二十四日會舉辦活動。當日有醒獅巡遊,眾人從譚公廟前的漁市場集合出發,抬著祭品前往山上的廟。

土地誕

土地誕

土地誕一般定在農曆二月初二,是廟宇及社區公祭土地神的日子。土地崇拜廣泛流行於民間,包括鄉村和城市地區,村頭村尾或路邊常見有土地公、土地婆的牌位或社壇,小型的土地廟亦四處可見,例如紅磡福德古廟,大型廟宇有油麻地福德祠等。慶祝活動一般為燒爆竹俗稱花炮以及拜神後分祭肉燒豬。大澳則每年會在農曆正月二十日演神功戲慶誕。

觀音誕

觀音誕

觀音誕一年有三個不同的日子,即農暦二月十九日 (降世) ,六月十九日 (升天) ,九月十九日 (涅盤) 。很多善信會在當天專程去廟宇參拜觀音,一些供奉觀音的廟宇特別是佛教界的常會舉行祈福法事作為慶典。

觀音借庫

觀音借庫

觀音借庫並非真的向觀音借錢,只是求財運。其起源有不同的傳說。一說是五百羅漢下凡考驗觀音的善心,化身為五百僧人向觀音化緣,觀音乃在正月二十六日開門派齋食。另一說是在明末清初,廣東有民眾在正月二十六日舉辦 “生菜會”,寓意生生猛猛、有財氣,恰好當日是觀音誕,民眾順便拜觀音祈求健康財運,後來演變為觀音借庫。本港熱門的 “觀音借庫”廟宇有:紅磡觀音廟、大坑蓮花宮、筲箕灣天后廟、筲箕灣譚公廟、土瓜灣天后廟。

魯班先師誕

魯班先師誕

魯班先師誕在農曆六月十三日。慶祝先師誕的主要為建造業界人士,包括三行師傳、承建商以及建造業議會訓練學院學生等,到西環魯班廟拜祭魯班大匠,並祈求工作順利。當天廟宇管理機構廣悅堂有法事安排,超度在工業意外中喪生的亡魂。政府勞工及福利局會在廟外頒發年度“技能提升魯班獎” 。

大坑蓮花宮中秋節舞火龍

大坑中秋節舞火龍

每年的中秋節前後三天,即農曆八月十四、十五、十六日三個晩上,港島銅鑼環大坑村社區會在區內舉辦火龍巡逰,原為消災滅瘟,現為保境平安。火龍為紮作,龍身上安有香枝,起舞時點燃香枝,巨龍猶如一條火龍。火龍的開光儀式在大坑蓮花宮舉行。大坑舞火龍於2011年被列入國家非物質遺產名錄。

太平清醮

太平清醮

太平清醮又名打醮,即做法事,流行於本港不同社區,最初是為了驅除瘟疫,令社區平安。打醮通常長達三天至一週,期間包括拜神、演神功戲、巡遊、祭大幽即大士王等,而且在社區內禁止殺生和進行齋戒。打醮的具體日期各社區不同,由於打醮的開支寵大,故各社區因應財力,周期也各異,有的每十年一次,有的每三十年一次,有的甚至每六十年一次。著名的長洲太平清醮,則每年農曆四月初五,在北帝廟請神,慶祝活動有著名的飄色巡遊和搶包山。

文昌誕

文昌誕

文昌誕為農曆二月初三,祭祀文昌帝君,祈求學業進步、考試取得好成績、工作如意、平步青雲。因此民間祭拜文昌帝君的供品均有特別寓意:芹菜(勤學)、蒜(計算)、蔥(聰明)、菜頭(好采頭)、桂花(發貴、蟾宮折桂)、發糕粽子(高中)、包子粽子(包中)、竹筍(順利)、油一瓶(加油)。上環文武廟每年舉行大型酬神祈福祭典 “文昌啟智禮”,其中有點燃 “文昌四寶燈” 和開啟 “青雲路”儀式 。

洪聖誕

洪聖誕

洪聖誕一般在農曆二月十三日舉辦,各廟宇的慶祝活動有相同也不同之處,通常包括了祭祀、請神、抽花炮、演神功戲、巡遊、打醮。西貢布袋澳洪聖誕有抽花炮、上水河上鄉洪聖誕則有搶花炮和盆菜宴,鴨脷洲洪聖誕有巡遊,西貢滘西洲洪聖誕有打醮。

三山國王誕

三山國王誕

牛池灣三山國王廟,於每年農曆二月二十五日舉辦三山國王誕,在廟外搭建臨時戲棚,一連四天演出神功戲,作為慶祝。正誕當日中午有祭祀儀式,保𧙗百姓邪魔不侵,傍晚會有宴席,街坊共進晚餐。

北帝誕

北帝誕

北帝誕在農曆三月初三,本港多間北帝廟和玉墟宮會舉行慶祝活動,包括位於跑步地的北帝譚公廟、長洲玉墟宮,內容有巡遊和演神功戲。

譚公誕

譚公誕

譚公誕為農曆四月初八,筲箕灣譚公廟當日有盛大賀誕活動,包括拜神、舞龍舞獅、飄色巡遊等。

楊侯誕

楊侯誕

楊侯誕為農曆六月初六,大澳楊侯廟每年都會舉辦大型慶祝活動,除了搭棚演神功戲,還有特別的漁民扒艇水上巡遊,非常熱鬧。東涌侯王廟側不定期有賀誕活動。

黃大仙誕

黃大仙誕

每年農曆八月二十三日,九龍黃大仙祠會慶祝黃大仙寶誕。當日正午舉行道教儀式,包括上大香、拜神、洗魚、誦經、獻祭品酒食、嗚鐘鼓、派發仙師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