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_not_found
(圖一)油麻地城隍廟
油麻地城隍廟
電話:2915 3488
地址:九龍油麻地廟街眾坊街
服務時間:上午九時正至下午五時正
電郵: csd-temples@tungwah.org.hk

歷史背景

城隍廟位於油麻地天后廟的北側,亦由東華三院管理,是五廟建築群之一。原址為天后廟的附屬書院,後來書院結束了,至1972年被改為城隍廟。據說香港當時尚沒有單獨的城隍廟,因此油麻地城隍廟出現後,一時香火鼎盛。2015年廟宇因失火受損而重建,於2017年重開。今廟門的右側牆上有重修碑記。

Image_not_found
(圖二)城隍廟外觀

廟宇格局

城隍廟的建築格局與天后廟相似,為二進式合院,前為門廳,中有天井,後為正殿;正面闊三間,中央的明間比兩側的次間更寬。城隍廟因為前身是書院,建築型制要比天后廟稍低一級,例如整座建築物矮於、窄於天后廟,門外不設石鼓臺,也不設石柱石樑,屋脊裝飾亦很簡㓗樸素。

正面 / 門

正面三開間,入口採用明間退縮設計,門前有石階三級。牆基為花綱石,牆身均為青磚,兩側次間牆上各開有一個小窗。
牆頭有灰塑和彩繪,灰塑嚴重殘損,左側可辨認為喜 (鵲) 上眉 (梅) 梢圖案,右側只依稀看到一堆太湖石和一枝模糊不清的花卉,估計原為蘭石圖案。
門上為原光緒丁酉〝書院〞石匾,以及〝城隍廟〞木匾,左右對聯曰:陽世官刑雖倖免,陰司法網總難逃。明間的屋檐下有彩色木刻封檐板。

前廳

門內設擋中屏風門,處於常開狀態。

(圖七) 前廳

天井

天井中央置一大型鑄鐵香爐,形如涼亭,四柱天六角攢尖葫蘆寶頂。
四周封檐板為彩色木刻,圖案主題包括花鳥、人物故事、雷神與河伯。

正殿

正殿前方上懸宮燈32盞,殿內設木質立柱四根,正殿建築仍為傳統的抬樑式木結構,九檁深,正樑被漆為紅色,其餘均為黑色。
殿內中央供奉城隍爺神像,左側供奉范大將軍,右側供奉謝大將軍。
據說這兩位將軍專職協助城隍賞善罰惡,盛行於閩南和台灣地區。

屋頂

廟的門廳和正殿均為硬山屋頂,脊飾相似。門廳正脊中部為卷草紋,兩端為簡化博古紋造形;垂脊未端亦為簡化博古紋造形。。

(圖十九) 門廳屋頂正脊裝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