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世紀的琥珀
在兩次世界大戰之間,歐洲的設計師和珠寶商再次轉向琥珀,視之為一種具異國情調,且不為人熟悉的材料。奢華品牌如卡地亞、Mauboussin 和 Lacloche Frères將琥珀與黃金、鑽石和珊瑚結合,製成精美的裝飾藝術風格化妝盒。在中產階級市場中,琥珀則用於男士袖扣、棋子及煙架等配飾。當時琥珀贗品的數量大增,可見琥珀具強烈吸引力。
波羅的海國家在第二次世紀大戰後被蘇聯佔領,因此改變了琥珀的地位和角色。在蘇聯的控制下,立陶宛、拉脫維亞、愛沙尼亞和波蘭等盛產琥珀的國家,就成為了琥珀的開採及生產中心。為了迎合遊旅業,工場大量生產具琥珀飾物的產品,例如啤酒杯、盾牌、燭台和項鍊。蘇聯對這種材料的定位,令它在大眾之間蒙上污名。蘇聯佔領結束之後,本地的藝術家及設計師重新發掘琥珀的藝術歷史及傳統風格,令琥珀首飾和裝飾設計復興。
Jānis Sudmalis(1887年–1984年)
琥珀項鏈1961年
琥珀
直徑20厘米
拉脫維亞國家藝術博物館,裝飾藝術與設計博物館藏品
Līvija Andrukaitīte(1936年–2000年)
項鏈及戒指1971年
琥珀、白銅
項鏈:高28厘米×長17厘米
戒指:高4.5厘米×長3.5厘米×闊2厘米
拉脫維亞國家藝術博物館,裝飾藝術與設計博物館藏品
Eižens Auniņš(1911年–1992年)
胸針1976年
琥珀、金屬
高7.1厘米×長7.1厘米
拉脫維亞國家藝術博物館,裝飾藝術與設計博物館藏品
Dina Dubiņa(生於1955年)
Jūlija Madernieks主題的珠寶系列1983年
琥珀、白銅
項鏈:長38厘米×闊17厘米
胸針:高8厘米×長5.5厘米
拉脫維亞國家藝術博物館,裝飾藝術與設計博物館藏品
Lacloche Frères粉盒
約1925年琥珀、縞瑪瑙、黃金、琺瑯、鑽石、紫水晶及珍珠
高5.22厘米×長7.29厘米×闊 1.57厘米
兩依藏博物館
卡地亞粉盒
約1925年黃金、琺瑯、翡翠、鑽石、琥珀
高4.6厘米×長8.2厘米×闊 1.3厘米
兩依藏博物館
Mauboussin粉盒
約1920年鉑金、珊瑚、鑽石、縞瑪瑙、細石、琥珀
高5.18厘米×長8.75厘米×闊 1.51厘米
兩依藏博物館
銀星袖扣
二十世紀中葉琥珀、銀
高1厘米×闊1厘米
Philippe Thomas藏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