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唐朝到清朝
自唐朝起,中國統治者著力投資絲綢生產。工匠開發了新的刺繡針法,並改進了編織方法,開展絲綢設計和製作的創作空間。絲綢產量增加,亦令絲綢更加普及,中上階層及富裕人士開始模仿最新的宮廷風尚。因此,皇帝企圖控制絲綢服裝的使用,對於何人在何處何時何地,穿著何等衣服均加以管制。一如既往,這些法律始終無法抑制對於奢華絲綢服裝的需求。
數個世紀以來,漢族與鄰國不斷進行商業、文化及藝術交流,令紡織品更為多彩多姿。例如,漢族顯然從游牧民族習得黃金編織藝術,並創作出歐洲統治者趨之若騖的金色衣裳。中亞粟特人或維吾爾人開發的緙絲技術同樣重要,此技術亦傳至當地的中國工匠。
五品官階紋章(白鷳)
中國,康熙年間(1680-1700年)
刺繡彩絲、金線、孔雀羽線
高32. 2厘米 x 長30.5厘米
Chris Hall Collection
作弊手帕(用於科舉考試)
中國,十九世紀
顏料、絲
42平方厘米
Chris Hall Collection
親王妃像
中國,晚清,十九世紀
彩墨、絲
高236.3厘米 x 長93厘米
Chris Hall Collec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