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约参观展览,请按此登记。

丝织繁华:从中国到欧洲之路

丝绸艺术(养蚕业)于公元前 8,500 年在中国出现,并在随后的几千年间,成为重要的金融产业。中国农民养蚕和种植桑树,而匠人和妇女则编织及刺绣闪闪生辉的彩布。丝绸价值之高,甚至用于支付,如 同黄金。虽然养蚕技术被视为机密,但到公元三世纪,中国相邻国家已掌握丝绸生产技术,而印度则发 展出自己的丝绸编织传统。在欧洲,意大利在中世纪时期首先学会养蚕,而数个世纪之后,法国亦得到 养蚕技术。通过技术及艺术创新,这两个国家主导了欧洲丝绸市场,与此同时,中国丝绸仍是皇室和贵 族的奢侈品。中国丝绸闻名遐迩,在十九世纪时,中国早期的贸易路线因而得名丝绸之路。

丝绸的经济地位举足轻重,而其文化、政治、技术和宗教意义亦然。布料的设计和用途揭示艺术、贸
易、时尚和技术等方面的发展,亦呈现了深远的跨文化影响。本展览包罗超过一百件来自中国、印度、
意大利及法国的丝绸服装、饰物及陈设,为中国丝绸制作及其海外影响,提供了难得的概览。同样重要
的是,展览亦展示欧洲制丝业者如何改进中国的制作方法及艺术风格,进而在二十世纪影响中国的丝绸
织造。从当代的丝绸作品中,足见丝绸时至今日,仍然魅力不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