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约参观展览,请按此登记。

 

从周朝(公元前1046-256年)到十六世纪末(明朝),丝绸具有类似货币或黄金的功能。家庭根据其农民或织工的官方身分,以谷物或丝绸缴税,然而,即使农民也经常以丝绸付税,而非谷物。从战国时期(公元前475-221年)开始,政府为控制丝绸质素,制定了重量、颜色、尺寸和编织的标准。


最早的丝织品非常朴实,极其量只有非常简单的几何图案。不久,到了西周(公元前1046-771年),工
匠已经能够编织和制作多彩的丝绸。在公元前五至四世纪,引入手工提花织机之后,工匠开始能够生产
极之复杂的图案设计。通常,这些奢华的布料并不会制成服装,而是家具装饰和个人物品。然而,在唐
朝(西元618-905 年),汉族菁英受穿着丝绸服饰的游牧民族影响,亦开始用丝绸制作衣服。

 

Amber_S04_image01_index.jpg
Amber_S04_image02_index.jpg
Amber_S04_image02_index.jpg
Amber_S04_image02_index.jpg
Amber_S04_image02_index.jpg
Amber_S04_image02_index.jpg

缠丝

动态捕捉:艺媒研制
太极演出者:林小梅

蚕蛹吐丝、作茧自缚。人们在采集蚕茧后,会把丝从茧中抽出,缠绕在滚动的线轴中,收集后,再以织布机编织成美丽柔韧的丝绸。
在太极功夫中,也有用蚕丝缠绕去形容运功和交手的法门,即所谓缠丝也。缠丝者,以发自丹田的内劲,经过腰跨的螺旋运转,带动四肢和全身运动起来,再以阴阳虚实互转的交替和画圈成圆的法则,把对手困于犹如以丝作成的蚕茧里,以柔克刚,使对手被制及捆缚于连绵不断的缠丝劲中,令对手的反抗和动弹不得要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