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城市大學公共政策學系舉辦「周末時事講堂——看時事,讀經典系列」,希望以經典著作所傳達的理念為討論基礎,透過與會者相互交流,深入探討現今政治及社會議題。作為是次講座系列的幕後推手,公共政策學系高級特任講師張楚勇博士歡迎中學生、城大學生及公眾人士踴躍參與講座。
這類講座系列早於2017 年首度推出,張博士說︰「藉着相互交流,我們可以分析及討論公共行政、政治、政策,以及其背後的理由,繼而應用於現況分析。」他補充道,是次講座系列也可讓中學生一嘗大學的學習生活。近期的講座系列在今年2 月至4 月分三次舉行,重讀三部經典讀本︰ 2 月23 日的講座以韋伯的《政治作為一種志業》切入,討論香港是否有足夠的政治人才;3 月30日的講座以柏拉圖的《蘇格拉底之死》作背景,討論公民抗命;4 月27 日的講座則以《論語》帶出其與今天通識教育的關係。雖然所選的經典讀本源自不同範疇、時期和文化背景,但同樣蘊含政治及管治的大智慧。張博士稱:「這些經典的智慧常被學者引用,我希望透過講座系列,將其中的大道理跟關心時事的中學生和社會大眾分享。經典智慧未必完全正確,但卻發人深省。」
時事講堂系列的主要目的是希望鼓勵參加者投入討論,啟發思考。舉例而言,論壇上有求知好學的參加者引用孫中山先生的一句話「政就是眾人之事,治就是管理,管理眾人之事,便是政治」展開討論,並引發一連串的問題︰「眾人」所指的是甚麼人?我們如何定義「眾人」?假如「眾人」涵蓋地球上所有人類,我們就只需要一個政府,那為何我們需要不同的民族國家?
張博士說︰「當我們投入討論時,我們會開始思考並進入分辨表象與現實的過程。正因參加者來自不同背景,擁有不同範疇的知識,各有相等的發言權,才能在討論中迸發出多元角度與嶄新觀點,令交流內容變得更豐富。」
第二場講座「公民抗命與蘇格拉底之死」舉行期間,正值「佔領運動」領袖的審訊及判刑,引起很多香港市民的共鳴︰講座提出「雨傘運動」領袖與近2,500 年前於雅典生活的古希臘哲學家蘇格拉底的若干相似之處。當時蘇格拉底陷入類似的局面,被很多問題困擾,例如我們何時應遵守法律?我們又應在何時堅持己見,即使因而犯法?背後又有何理由?假如我們觸犯法律,應怎樣負責?公民抗命與傳統的違法概念又有何分別?張博士說︰「我們討論了蘇格拉底在法庭上的自辯,以及後來他怎樣決定接受裁決及判刑而非逃亡,從中反思從《蘇格拉底之死》得到的領悟,並將所學應用至佔領運動領袖身上。」
1919 年,德國社會學家及政治哲學家韋伯在慕尼黑大學講課時表達了他對《政治作為一種志業》的想法,深入探討政治的定義和政治家的基本特質。張博士提到︰「在講座上,我們以韋伯的想法為基礎,綜觀香港現況。我們討論這個地方的政治人才、管治及政治。香港是否有足夠的政治人才?成為政治家要有甚麼先決條件?而這些條件跟商人和公務員的特質又有何不同?我們怎樣培養政治家的特質?政治的標準和道德跟我們所認知的道德及行為準則有何不同?」
《論語》結集中國古代思想家及政治家孔子(公元前551至479 年)與其弟子的對話。孔子在2,500 年前的思想及其透過交流對談學習的主張,放諸現今社會,依然受用。張博士的講座將孔子對學習的探索應用到香港的通識教育上。「舉例而言,孔子強調不斷複習所學的智慧和知識,全心投入學習本身就會帶來喜悅。《論語》指出智者所擁有的全面知識,絕不局限於專業範疇。這些概念都與通識教育息息相關。」
張博士希望本科生能從閱讀經典著作的過程領略小智慧和大道理,培育他們獨立思考的能力。他說︰「成功的大學教育應該讓學生不斷改變及進步。大學教育為學生提供一個平台,讓他們看清表象,尋獲真相。這種轉化學習超越中、小學所學到的常識,可以是為實際或其他用途,同時讓我們認識自我,發掘自己真正熱忱所在,並瞭解箇中因由。」
成功的大學教育應該讓學生不斷改變及進步。大學教育為學生提供一個平台,讓他們看清表象,尋獲真相
張楚勇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