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荔 教授
海洋污染國家重點實驗室副主任
維多利亞港是一個高度發達的地區,以往曾因污水排放及周遭填海工程而造成水質污染。為了改善水質,香港特區政府推行了淨化海港計劃(HATS)收集及處理污水。該計劃已經實施至第2a階段,以改善水質為目標,同時輔以停止填海的措施。然而,現時尚未有對維港内珊瑚群落的分佈、範圍、生物多樣性以及覆蓋率等進行全面而系統的調查。
在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環境及自然保育基金的資助下,香港城市大學海洋污染國家重點實驗室(SKLMP)副主任陳荔教授及其團隊首次對維多利亞港海底生態系統進行水下調查,為了解其健康狀況和恢復狀態提供了重要資訊。這項研究涵蓋了維多利亞港的自然海岸線,包括將軍澳附近的東部地區和香港島,採用創新的水下測繪技術全面評估棲息地的狀況(圖一)。這包括使用海底攝影設備對自然底棲生境進行初步篩檢,水下資訊系統(UWIS)來進行水下測繪,以及地理資訊系統(GIS)和珊瑚面積估算軟件進行數據分析。
圖1:維多利亞港海域(藍色區域)。綠線代表具底棲生境的天然海岸線,而紅線則代表不具底棲生境的天然海岸線。
本研究最主要針對兩種地點類型,包括維港的人工防波堤及天然海岸線。研究通過一次初步調查研究和三層式調查方法,從而篩選出該區域的底棲生境。
調查報告指出在維多利亞港發現了高達35種固著性表棲生物物種。當中包括4種黑珊瑚物種、16種石珊瑚物種和15種八放珊瑚,揭示了海港地區豐富的生物多樣性 (附錄) 。這些發現突顯了海港地區底棲生境的恢復潛力以及海洋生態系統的修復可能性。
圖2:水下資訊系統。
根據測繪的結果,研究團隊確認了5個重要的底棲生境位置,包括黑角頭燈塔、佛堂洲、魔鬼山、香港海防博物館和青洲。其中最大的底棲生境位於佛堂洲,面積約為10.42 公頃(相當於14.6個標準足球場大小),而位於香港海防博物館的底棲生境最小,面積為2.02公頃。
圖3:佛堂洲的水下測繪結果,生境面積為10.42公頃。藍色區域代表調查範圍,其他顔色代表珊瑚覆蓋率。
圖4:黑角頭燈塔的水下測繪結果,生境面積為3.25公頃。藍色區域代表調查範圍,其他顔色代表珊瑚覆蓋率。
圖5:魔鬼山的水下測繪結果,生境面積為2.99公頃。藍色區域代表調查範圍,其他顔色代表珊瑚覆蓋率。
圖6:青洲的水下測繪結果,生境面積為2.45公頃。藍色區域代表調查範圍,其他顔色代表珊瑚覆蓋率。
圖7:香港海防博物館的水下測繪結果,生境面積為2.02公頃。藍色區域代表調查範圍,其他顔色代表珊瑚覆蓋率。
圖8:在海防博物館發現的短尾粗吻海龍Trachyrhamphus bicoarctatus。
圖9:在海防博物館發現的青高海牛Hypselodoris festiva。
圖11:在魔鬼山發現的八放珊瑚。
這一令人鼓舞的發現為淨化海港計畫的有效性提供了證據,並為香港海洋的保育提供了資訊。該研究結果可以用於監測香港海洋環境。同時,透過與公眾分享地圖,將對減少珊瑚的破壞產生積極影響。
附錄 1
下列為觀察到的根據分類單元排列的珊瑚記錄的詳細資料。CC代表黑角頭燈塔,FTC代表佛堂洲,DP代表魔鬼山,MCD代表香港海防博物館及GI代表青洲。
其他發現的生物
- 在佛堂洲地區發現大量扇貝
- 在香港海防博物館地區觀察到短尾粗吻海龍(Trachyrhamphus bicoarctatus)
- 在香港海防博物館地區觀察到青高海牛(Hypselodoris festiva)
*如果想瞭解更多有關項目資料及照片,請向海洋污染國家重點實驗室查詢。 (電話: 3442 6506, 電郵: sklmp.info@cityu.edu.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