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研究揭示维多利亚港的高生物多样性和底栖珊瑚生境的恢复潜力

陈荔 教授
海洋污染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

维多利亚港是一个高度发达的地区,以往曾因污水排放及周遭填海工程而造成水质污染。为了改善水质,香港特区政府推行了净化海港计划(HATS)收集及处理污水。该计划已经实施至第2a阶段,以改善水质为目标,同时辅以停止填海的措施。然而,现时尚未对维港内珊瑚群落的分布、范围、生物多样性以及覆盖率等进行全面而系统的调查。

在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环境及自然保育基金的资助下,香港城市大学海洋污染国家重点实验室(SKLMP)副主任陈荔教授及其团队首次对维多利亚港海底生态系统进行水下调查,为了解其健康状况和恢复状态提供了重要资讯。这项研究涵盖了维多利亚港的自然海岸线,包括将军澳附近的东部地区和香港岛,采用创新的水下测绘技术全面评估栖息地的状况(图一)。这包括使用海底摄影设备对自然底栖生境进行初步筛检,水下资讯系统(UWIS)来进行水下测绘,以及地理资讯系统(GIS)和珊瑚面积估算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Figure 1:The location of Victoria Harbour (blue area).

图1:维多利亚港海域(蓝色区域)。绿线代表具底栖生境的天然海岸线,而红线则代表不具底栖生境的天然海岸线。

本研究最主要针对两种地点类型,包括维港的人工防波堤及天然海岸线。研究通过一次初步调查研究和三层式调查方法,从而筛选出该区域的底栖生境。

调查报告指出在维多利亚港发现了高达35种固着性表栖生物物种。当中包括4种黑珊瑚物种、16种石珊瑚物种和15种八放珊瑚,揭示了海港地区丰富的生物多样性 (附录1) 。这些发现突显了海港地区底栖生境的恢复潜力以及海洋生态系统的修复可能性。

Figure 2: Undersea Observatory system.

图2:水下资讯系统。

根据测绘的结果,研究团队确认了5个重要的底栖生境位置,包括黑角头灯塔、佛堂洲、魔鬼山、香港海防博物馆和青洲。其中最大的底栖生境位于佛堂洲,其面积为10.42 公顷(相当于14.6个标准足球场大小),而位于香港海防博物馆的底栖生境最小,面积为2.02公顷。

Figure 3: Mapping result of Fat Tong Chau

图3:佛堂洲的水下测绘结果,生境面积为10.42公顷。蓝色区域代表调查范围,其他颜色代表珊瑚覆盖率。

Figure 4: Mapping result of Cape Collinson Lighthouse

图4:黑角头灯塔的水下测绘结果,生境面积为3.25公顷。蓝色区域代表调查范围,其他颜色代表珊瑚覆盖率。

Figure 5: Mapping result of Devil’s Peak

图5:魔鬼山的水下测绘结果,生境面积为2.99公顷。蓝色区域代表调查范围,其他颜色代表珊瑚覆盖率。

Figure 6: Mapping result of Green Island

图6:青洲的水下测绘结果,生境面积为2.45公顷。蓝色区域代表调查范围,其他颜色代表珊瑚覆盖率。

Figure 7: Mapping result of Hong Kong Museum of Coastal Defence

图7:香港海防博物馆的水下测绘结果,生境面积为2.02公顷。蓝色区域代表调查范围,其他颜色代表珊瑚覆盖率。

Figure 8: Discovery of Double-ended pipefish

图8:在香港海防博物馆发现的短尾粗吻海龙Trachyrhamphus bicoarctatus

Figure 9: Discovery of Festive Sea Slug

图9:在香港海防博物馆发现青高海牛Hypselodoris festiva

Figure 10: Sun coral in Devil’s Peak.

图10:在魔鬼山发现的太阳珊瑚。

Figure 11: Octocoral in Devil’s Peak.

图11:在魔鬼山发现的八放珊瑚。

这一令人鼓舞的发现为净化海港计划的有效性提供了证据,并为香港海洋保育提供了资讯。该研究结果可以用于监测香港海洋环境。同时,透过与公众分享地图,将对减少珊瑚的破坏产生积极影响。

附录 1

下列为观察到的根据分类单元排列的珊瑚记录的详细资料。 CC代表黑角头灯塔,FTC代表佛堂洲,DP代表魔鬼山,MCD代表香港海防博物馆及GI代表青洲。

Appendix1

其他发现的生物

  • 在佛堂洲地区发现大量扇贝
  • 在香港海防博物馆地区观察到短尾粗吻海龙(Trachyrhamphus bicoarctatus
  •  在香港海防博物馆地区观察到青高海牛(Hypselodoris festiva

*如果想了解更多有关项目资料及照片,请向海洋污染国家重点实验室查询。 (电话: 3442 6506, 电邮: sklmp.info@cityu.edu.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