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方案促進社會共融 - 賽馬會「見.同理」計劃助八成參加者增強同理心

Share this article 

Michael Tam Ming-hong and Ng King-kwan

2017年城大推行「賽馬會『見.同理』計劃」(計劃),「同理心」這一概念吸引了當時仍是創意媒體學院二年級學生的吳景鈞和譚銘航參與計劃。他們先前參加過的比賽或活動,在計分評級中罕有這一部分,他們認為這是一次難得的機會,考驗自己的創造力,同時了解創新方案如何加強年輕人的同理心,促進社會共融。

Michael Tam Ming-hong and Ng King-kwan
譚銘航及吳景鈞
創意媒體學院畢業生

計劃由城大推行,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馬會)捐助,利用城大於沉浸式虛擬實境方面的技術優勢,解決少數族裔、長者及傷健人士,以及環境和自然生態所面對的問題。計劃鼓勵參加者以「觀點取替」及「角色取替」的方式發揮他們的技能,並以創新方法協助服務對象面對挑戰及解決困難。

在參加計劃不久,吳景鈞和譚銘航便多次與社工和長者看護一起探訪老人院和其他護老院設施。在為期約一個月的探訪活動中,他們獲得充分的培訓機會,接受專業醫護人員的指導,了解到長者所面對的種種問題,包括認知障礙症、中風,以及其他慢性疾病。

這些經驗確實對他們深有啟發。吳景鈞說:「接受培訓之前,我對許多長者每天面對的困難所知甚少。」他坦承自己曾為與長者溝通那麼基本的事情而心生懊惱。在培訓初期,單是與院舍中的長者溝通就得費盡氣力。

譚銘航補充說:「起初我也感到驚訝,有些長者會像小孩一樣,似乎無緣無故輕易發脾氣。多虧計劃提供溝通培訓和探訪機會,現時我們比較理解長者。我們經常提醒自己,長者消化信息可能需要多一點時間,所以反應會遲緩一點。」兩個年輕人的同理心明顯起了變化。 

他們用最短時間為患有腦退化症的長者度身訂造,設計了一套名為「耆趣遊樂園」的裝置,透過具娛樂性和互動方式,訓練他們的認知能力。

當然,因參與計劃而增強了同理心的不僅是吳景鈞和譚銘航。城大有超過 600 名學生擔任學生大使或參與設計和開發創新設備,當中逾八成人的同理心都有所提升。

計劃領導人兼城大副校長(發展及對外關係)李國安教授指出,計劃的影響如此巨大,自己深感自豪。他說:「計劃使得 13 萬人受惠,並贏得 15 個國際和本地獎項,而經計劃開發的創新工具更曾於逾 60 個非政府組織使用。」

他補充:「培養同理心和促進社會共融並非一朝一夕能夠達到,全賴馬會的鼎力支持,我們很高興看到計劃創造了一個好的開始。」

吳景鈞和譚銘航說他們很感激馬會支持計劃,不僅在設備和經濟上給予資助,而且讓他們有機會從教職員及專業人士獲得專業指導。兩人除了多次探訪老人院舍,還儘量把握機會參與展覽和比賽。

如今吳景鈞和譚銘航已從創意媒體學院畢業。過去三年,透過與弱勢社羣、長者和支持計劃的合作機構交流,他們明白到其創作所帶來的社會價值和實際影響,體會到這番經歷培養了自己對有需要人士的同理心。目前,他們正投身另一個馬會資助的計劃――「賽馬會運算思維教育」,再次有機會發揮自己的同理心和創作力,只不過今次的受眾年輕得多了!

YYE impact story
計劃領導人兼副校長(發展及對外關係)李國安教授(右二)和項目統籌:副校長(學生事務)葉豪盛教授(左二)、傳染病及公共衞生學系署理系主任兼教授沈藹莉教授(右一),以及創意媒體學院副教授林妙玲博士(左一)共同推動計劃。

你可能感興趣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