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持續水產養殖技術 振興海魚養殖業
為保護香港的海洋生態環境、促進海洋經濟的持續發展,由城大領導的海洋研究小組研發了一項全新的水產養殖技術 — 浮式室內防風雨漁場,並采用海水循環系統取代傳統的魚排。這項新技術能提高生產力和改善食物安全,將有助養魚戶增收和振興本地的海洋養殖業。
為香港提供約5%的活海魚需求的香港傳統海水養殖業,依賴養魚區及其周圍的海水水質。近年,有害藻華(通常稱為“赤潮”)頻發,使海水水體中的氧氣大量消耗,養殖魚類死亡,給該行業構成了巨大的威脅。1998年和2015年,有毒赤潮在香港水域擴散,使大量魚類死亡,造成了嚴重的經濟損失。寄生蟲的季節性出現,以及隨之而來的微生物感染,也給魚類養殖帶來了巨大的壓力,其中幼魚(即魚苗)最容易受到感染。
應對赤潮威脅
這些事件使得本地養魚戶不敢投資培育魚苗。許多魚排被遺棄,經營者被迫將其用於娛樂活動。在香港漁農自然護理署漁業持續發展基金的資助下,城大海洋污染國家重點實驗室的研究小組一直致力於研發更好的養殖技術。研究小組利用海水循環系統,在浮式養魚場內培育大型石斑魚(鞍帶石斑魚)等魚類的幼魚。該浮式養魚場有三個主甲板: 最下面的甲板配有復雜的濾水系統,另外兩個甲板是“魚苗室”,由魚苗池組成。通過降低微生物和寄生蟲感染的概率,以及免除抗生素的使用,這種新技術取得了令人欣喜的結果。
研究小組從2020年8月起在魚苗室培育了一批花尾龍躉魚苗。養殖三個月後,成活率近100%,且無明顯的微生物或寄生蟲感染。一般無海水過濾系統的遠海網箱魚排的新進口魚苗的死亡率高達30%或以上,相比之下,這種新型養殖技術改善顯著。
此外,抗菌素耐藥性的問題也可以得到緩解。由於在這種模式下養殖的魚很少或根本不使用抗生素等藥物治療,所以食用起來也更安全、健康。
改善魚類和海洋健康
魚排的生產力也隨著新魚飼料的使用而提高,研究小組用干顆粒飼料替代了雜魚,顯著減少了傳統魚飼料造成的污染,同時提高了飼料利用率和魚的健康。
領導這項研究的林群聲教授(胡梁子慧教授(理學)兼化學系講座教授及海洋污染國家重點實驗室成員)表示:“該項目很好地闡釋了‘健康一體化’的概念,即我們如何利用技術和創新為人類、動物和生態系統實現最佳健康。”該小組計劃向本地養魚戶示範這些技術,並向他們提供健康的魚苗。 “魚苗室”概念可在香港及亞洲其他地方的任何養魚區采用。
海洋污染國家重點實驗室成立於2009年,由城大為首的七所大學組成。實驗室主任梁美儀教授表示:“通過利用多學科的團隊及其專業知識,我們致力保護香港及華南地區的海洋環境,找出主要的威脅,例如有害的赤潮爆發和新出現的環境問題污染物,並研發出相應的工具、技術及政策來解決這些問題。我們希望今後能與不同的機構、實驗室以及業界展開更多合作,共同協力應對復雜的環境挑戰。”
為支持大中華區及其他地區的海洋水質管理,海洋污染國家重點實驗室也致力於以科學方法制定化學污染物水質基准(WQC),亦即保障海洋生態系統的安全環境濃度。例如,林教授和梁教授最近為21種受關注的新興化學品建立了一套臨時水質基准,以幫助保護粵港澳大灣區的海洋生態系統。此外,梁教授還幫助國際鎳生產商環境研究協會(NiPERA)建立有關熱帶海洋生物對鎳毒性響應的數據,並為東南亞和美拉尼西亞地區制定了鎳的水質基准。
此文章收錄於CityU RE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