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超級惡菌變得更致命的武器

 

最近一項由香港城市大學(城大)科學家帶領的研究發現,一種易於傳播的脫氧核糖核酸(DNA)分子能令一種高耐藥性的致命性新型超級細菌,於短時間內變得高毒力,對人類健康構成前所未有的威脅。 

肺炎克雷伯菌(Klebsiella pneumoniae)是一種能引起嚴重感染的主要細菌病原體,尤其威脅缺乏免疫力的病人,而且容易於新生嬰兒深切治療部等醫療設施中傳播。肺炎克雷伯菌是克雷伯氏菌屬的其中一種,而克雷伯氏菌屬因為對多種抗生素有耐藥性,所以被世界衛生組織歸類為三種極為有迫切需要研發新型抗生素對付的「重點病原體」之一。*

2017年,當時於香港理工大學任職的陳聲教授帶領研究團隊和浙江大學研究人員合作,發現了肺炎克雷伯菌的一種新菌株。這種新菌株不單對常用以治療嚴重及高危細菌感染的高效抗生素碳青霉烯(carbapenem)呈耐藥性,還具高毒力,而且高度容易傳播。他們的研究結果當時發表在科學期刊《刺針傳染病》上。 (DOI: 10.1016/s1473-3099(17)30489-9

未解的謎團:惡菌變得致命的成因

「不過,我們不知道這種超級細菌是怎樣形成的。」現時於香港城市大學擔任傳染病及公共衞生學系署理系主任陳聲教授說。

為解開這個謎團,陳教授和他的團隊繼續研究此高毒力的肺炎克雷伯菌新菌株。

最近,研究團隊由一個來自內地醫院的病人身上,分離出一組對碳青霉烯類抗生素呈耐藥性的肺炎克雷伯菌的菌株。他們進行系統進化分析後發現,該菌株其實屬於變棲克雷伯菌(Klebsiella variicola)的一種。陳教授說:「變棲克雷伯菌由臨床樣本中分離出來是罕見的,它們通常存活於病人的呼吸和消化道,而不會引發典型的細菌感染徵狀。」 

關鍵就在質粒 

研究團隊發現此變棲克雷伯菌菌株原來帶有一種新的質粒,即是呈環狀的DNA分子。這種質粒藏有在高毒力肺炎克雷伯菌菌株內常見的毒力質粒的主要基因,令這種變棲克雷伯菌變得高毒力,成為更危險的惡菌。

在實驗中,感染帶有此質粒的耐碳青霉烯類肺炎克雷伯菌的小鼠全部死亡,死亡率與高毒力對照菌株相若。相反,感染沒有此質粒但同樣是耐碳青霉烯類肺炎克雷伯菌的小鼠,則全數生存。

陳教授的團隊進行實驗,比較小鼠感染不同細菌菌株和不同細菌劑量後的存活率。測試菌株分別是從病人身上分離出來的變棲克雷伯菌15WZ-82、典型的ST11耐碳青霉烯類抗生素的肺炎克雷伯菌14WZ-24、高毒性的ST11耐碳青霉烯類肺炎克雷伯菌(即是帶有15WZ-82毒力質粒的)14WZ-24-TC1、作為高毒力對照的HvKP4和HvKP1088,以及作為低毒力對照的FJ8。 從圖a(細菌劑量較高)可見,小鼠感染15WZ-82菌株120小時後死亡率達80%,感染HvKP4的小鼠則96小時後全部死亡,顯示變棲克雷伯菌15WZ-82的毒力雖然低於HvKP4,但遠高於典型的ST11耐碳青霉烯類肺炎克雷伯菌14WZ-24。 從圖b(細菌劑量較低)可見,感染帶有質粒的典型ST11耐碳青霉烯類肺炎克雷伯菌14WZ-24-TC1的小鼠於120小時後便全部死亡,死亡率僅次於高毒力對照的HvKP1088,而且遠高於另一高毒力對照的HvKP4。相反,感染14WZ-24、即沒有此質粒但同樣是耐碳青霉烯類肺炎克雷伯菌的小鼠,則全數生存。 圖片來源: 《自然 – 微生物學》(DOI: 10.1038/s41564-019-0566-7)
陳教授的團隊進行實驗,比較小鼠感染不同細菌菌株和不同細菌劑量後的存活率。測試菌株分別是從病人身上分離出來的變棲克雷伯菌15WZ-82、典型的ST11耐碳青霉烯類抗生素的肺炎克雷伯菌14WZ-24、高毒性的ST11耐碳青霉烯類肺炎克雷伯菌(即是帶有15WZ-82毒力質粒的)14WZ-24-TC1、作為高毒力對照的HvKP4和HvKP1088,以及作為低毒力對照的FJ8。
從圖a(細菌劑量較高)可見,小鼠感染15WZ-82菌株120小時後死亡率達80%,感染HvKP4的小鼠則96小時後全部死亡,顯示變棲克雷伯菌15WZ-82的毒力雖然低於HvKP4,但遠高於典型的ST11耐碳青霉烯類肺炎克雷伯菌14WZ-24。
從圖b(細菌劑量較低)可見,感染帶有質粒的典型ST11耐碳青霉烯類肺炎克雷伯菌14WZ-24-TC1的小鼠於120小時後便全部死亡,死亡率僅次於高毒力對照的HvKP1088,而且遠高於另一高毒力對照的HvKP4。相反,感染14WZ-24、即沒有此質粒但同樣是耐碳青霉烯類肺炎克雷伯菌的小鼠,則全數生存。
圖片來源: 《自然 – 微生物學》(DOI: 10.1038/s41564-019-0566-7)

 揭開超級惡菌的秘密

研究團隊進行更多的實驗後又發現,此新質粒可以由一種細菌轉移到另一種細菌。獲得這種毒力質粒的耐碳青霉烯類肺炎克雷伯菌菌株,細菌毒力水平會顯著提升,令它既對碳青霉烯類抗生素呈耐藥性,亦變得高毒力。

新的研究結果已經於9月底發表在科學期刊《自然 – 微生物學》(DOI: 10.1038/s41564-019-0566-7)上。

Professor Chen Sheng worries that the newly discovered conjugative plasmid could covert a normal Klebsiella pneumoniae strain into a hyper-virulent Klebsiella pneumoniae in a very quick way, posing a bigger threat to patients’ health.
陳聲教授表示,新發現的接合質粒可以急速地將正常的肺炎克雷伯菌株變成高毒力的肺炎克雷伯菌,將可為病人的健康帶來更大的威脅。

陳教授說:「這個研究的意義在於我們發現了新的接合質粒,或許可以解釋我們2017年發現的新型超級細菌是怎樣形成的。這個接合質粒可以急速地將正常的肺炎克雷伯菌株變成高毒力的肺炎克雷伯菌,意味著這種足以造成人類致命感染的高毒力肺炎克雷伯菌,可能會因為這接合質粒於臨床上的肺炎克雷伯菌菌株之間傳播而變得流行,為病人的健康帶來更大的威脅。」

陳教授表示,根據這項研究以及他們實驗室的更多資料,可以預測存在多種不同的可接合的毒力質粒。他們研究團隊將繼續研究臨床上不同的肺炎克雷伯菌菌株,以發現不同類型的可接合的毒力質粒。

* 資料來源:https://www.who.int/news-room/detail/27-02-2017-who-publishes-list-of-bacteria-for-which-new-antibiotics-are-urgently-needed

相關故事: 追尋抗生素耐藥性基因的來源 有望阻截其傳播

訂閱電子報

聯絡資料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