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大兩位卓越科學家榮膺美國國家發明家科學院院士

蔡惠華

 

胡金蓮教授(左)及朱運田教授。
胡金蓮教授(左)及朱運田教授。

 

香港城市大學(城大)生物醫學工程學系教授、可穿戴醫療保健材料實驗室主任胡金蓮教授與材料科學及工程學系朱運田教授,同獲選為2022年度美國國家發明家科學院院士,以表彰他們為經濟發展及社會福祉帶來實質影響。

胡教授的專長是研究形狀記憶聚合物及纖維於紡織與生物醫學的應用,為生物材料、醫療器材、能量治療、數碼醫學、智能聚合物、纖維、紡織及成衣的基礎和應用研究作出重大貢獻。

她近期的研究包括仿蜘蛛絲超韌纖維、火警提示材料、監察人體脈搏的紡織物傳感器,以及用作敷治傷口的納米結構膜。該納米結構膜尤如人體皮膚,以聚偏二氟乙烯為基礎研製,具親水的治療夾層和疏水的保護表層,可加快細胞移動及傷口復原。

胡教授說:「獲選為院士是令人鼓舞的成就,我將繼續協助業界提升創新能力及生產力。」胡教授曾獲美國纖維學會傑出成就獎、中國紡織學術帶頭人及國家千人計劃專家榮譽稱號,以及桑麻紡織科技一等獎。她是英國皇家化學學會、英國紡織學會、香港紡織及服裝學會的院士。

朱教授是位科學實驗家,致力研究材料科學的基礎研究,及設計超強度和拉伸塑性兼具的材料。他近年專注研究位錯相關的變形機制,以及異構和納米/超細晶粒材料的機械性能。

朱教授說:「很榮幸獲選為美國國家發明家學院院士。作為研究人員,我們應該為社會大眾的需要和福祉服務。」

在一般情況下,材料只會具有高強度或拉伸塑性,極少兩者兼備。不過,朱教授發現一種異質薄片結構,可產生新穎的特性組合:既有超細晶粒的強度,又有一般粗晶粒金屬的延展性。這種異構材料可用於製造輕巧和節能汽車,尤其是需要高效充電才能行駛更久的電動汽車。

朱教授曾獲美國金屬學會/羅伯特.富蘭克林.梅爾獎、美國礦物、金屬、材料學會-結構材料部傑出科學家/工程師獎,以及美國材料信息學會阿爾伯特.索維爾成就獎。他是美國礦物、金屬及材料學會、美國材料研究學會、美國物理學會、美國材料信息學會及美國科學促進會的會士。

根據史丹福大學編制的指標,胡教授和朱教授均是全球前2%論文被引用最多的科學家。

美國國家發明家科學院院士是最高的專業榮譽,表彰充分展示創新精神的學術發明家,能夠創造或促成優秀發明。

獲頒2022年度院士銜的學者,來自全球110所研究型大學及政府與非牟利研究機構,當中包括美國國家學院、美國科學促進會和其他著名組織的院士、獲諾貝爾獎及其他殊榮者,以及大學及研究機構的領導人員。

你可能感興趣

聯絡資料

傳訊及數據研究處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