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大研究:溫暖及潮濕環境與減低新冠病毒死亡率有密切關係
香港城市大學(城大)生物醫學系助理教授阮相宇博士及博士生梁靜泊,以數學模型結合統計分析推算出新冠病毒病患者在不同感染階段時接觸的氣溫及相對濕度與其死亡率有關聯。
團隊於2020年2月至7月底,即第一波疫情期間,收集歐洲八個國家,包括英國、意大利、法國、西班牙、德國、荷蘭、瑞典及羅馬尼亞的確診個案數字、死亡個案數字,每日平均氣溫、相對濕度等數據,將資料匯入模型,並納入延遲確診及入院到死亡時間,來計算每日個案死亡率。之後運用滯後非線性模型(用來描述風險暴露—時間—反應之間的關係)推算出氣溫、相對濕度與個案死亡率的關係。
意大利、西班牙、德國、荷蘭及瑞典的每日相對濕度數據由歐洲氣候評估和數據集提供;缺乏相對濕度數據的國家(即英國、法國、羅馬尼亞),團隊則使用實際水汽壓除以飽和水汽壓的比值計算相對濕度值。
阮博士指:「由疫情爆發直至2021年7月,歐洲因新冠病毒死亡的人數逾111萬,在當時約佔全球新冠病毒死亡人數的27%。雖然有研究指出天氣因素與新冠病毒在歐洲的傳染率存在一定關聯,但跟死亡率的關聯尚未廣泛研究。這些因素對患者在不同感染階段跟其死亡的風險,亦未曾被研究。」
研究結果顯示,患者在感染新冠病毒病的不同階段,天氣因素跟患者的死亡率有不同關聯:在感染初期,溫暖(高於攝氏20度)及低相對濕度(低於50%)的環境,患者的死亡風險較低;而當患者出現病徵後,溫暖(高於攝氏20度)及潮濕(高於85%)的環境,患者有較低的死亡率。例如,發病後首數天在高濕度的環境(相對濕度89%),相比於相對濕度為62%的環境,顯示降低31%的死亡率。
團隊亦發現歐洲八個城市在第一波疫情期間,氣溫、相對濕度及死亡數字有統計學上的關聯。當氣溫高於攝氏15度,死亡率較低,例如羅馬尼亞的氣溫長期較為溫暖,瑞典及荷蘭亦在不少日子有較溫暖的天氣;而當相對濕度在50%以下,死亡率亦較低,例如德國及羅馬尼亞的相對濕度長期在50%以下,這或可以解釋為何這些城市有較低的死亡率。
阮博士表示:「近日香港天氣極端。透過研究歐洲的數據,我們發現氣溫和濕度在感染後不同階段,與新冠病毒患者死亡有不同關聯。另外,值得提醒的是,這個研究使用各國平均氣溫資料,因此不考慮各國跟這些因素有關的內部差異性。同時不同國家,或各國內部病例確認的差異也並未在模型中考慮,還需要更多的研究才能確認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