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貝爾獎得主講述原子時鐘

吳佩琪

 

蜚聲國際的物理學家、諾貝爾獎得主Claude Cohen-Tannoudji教授2月27日在香港城市大學(城大)主持公開講座,講述「測量時間-原子時鐘與超冷原子」。

該講座是由法國科學院、法國駐港領事館及城大共同主辦的「法國-香港傑出講座系列」之一。城大講座教授Cohen-Tannoudji教授今次再度到訪城大發表演說,深入淺出的講解物理學研究的最新發展,深受城大與中學師生歡迎。當天下午的演講廳座無虛席。

城大校長張信剛教授在致辭時表示,城大非常榮幸能與法國科學界建立緊密的聯繫。他並希望法國駐港領事館繼續給予支持,讓城大為香港各界舉辦更多這類學術趣味濃厚的活動。他說:「在香港既有的學術風氣帶動下,如果能和像法國科學院這樣世界知名且歷史悠久的學術機構建立更緊密關係,將惠及更多好學人士。」

署理法國駐港總領事Christian Ramage先生並向觀眾介紹法國科學院的歷史,拉開講座序幕。Cohen-Tannoudji教授在為時一個多鐘頭的演講中,闡述銫原子鐘的最新發展;解釋科學家如何採用冷原子

技術提高測量時間的精準度,把計時精準度提高到在3 x 108年間低於一秒。Cohen-Tannoudji教授並探討這些極為精確的原子鐘的應用,以及在微波引力環境下裝置銫原子鐘的發展前景。在場師生把握這次交流切磋的良機,在演講後踴躍發問。

Cohen-Tannoudji教授由1973年起擔任巴黎法蘭西學院原子及分子物理學教授。他的研究範疇包括雷射光領域中的原子放射動力和雷射冷卻和抑制等,對物理學的發展有深遠的影響。Cohen-Tannoudji教授在採用雷射光技術冷卻和抑制原子的方法研究上卓越成就,於1997年榮獲諾貝爾物理學獎表揚。

Cohen-Tannoudji教授屢獲殊榮,包括法國國家科學研究中心頒發的金獎(1964年)、德國亞歷山大宏堡基金會頒發的研究獎(1991年)和以色列科技學院頒發的Harvey科技獎(1996年)。他現為法國科學院院士和多個學術機構(如美國國家科學院及俄羅斯科學院)的外籍院士。

除了是次公開講座,Cohen-Tannoudji教授亦在2月28日至3月6日期間,在城大發表一系列以原子、分子和光學物理學為題的物理學講座,內容涵蓋以雷射操控原子、原子物理學以及量子光學的最新發展。

你可能感興趣

聯絡資料

傳訊及數據研究處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