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技术瓶颈 令锂电池充放电次数大增一倍!

 

随着欧洲等地大力推动电动车,锂电池的需求也大幅增长,但锂电池主要的正极材料钴和镍全球储量低,若持续消耗,长远势必导致成本上升,因而科研界一直积极开发其他替代材料。由香港城市大学(香港城大)科学家领导的联合研究团队,早前成功研发出一种超稳定的锰基正极材料,比目前常用的钴和镍正极材料更高容量和耐用,而且充放电次数增加一倍后仍可维持9成的充电容量,为开发低成本、高效的锂电池锰基正极材料,打开新方向。

该研究团队由香港城大物理学系助理教授刘奇博士、以及来自南京理工大学(南理工)、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中科院物理所)的科学家共同领导。研究所得成果已于科学期刊《自然 -可持续性》(Nature Sustainability)上发表,题为〈LiMnO2 cathode stabilized by interfacial orbital ordering for sustainable lithium-ion batteries〉。

锰基正极材料技术瓶颈:容量保持率低

锂离子电池(Lithium-ion battery)目前广泛应用于手机、电动车等设备,当中锂离子电池的正极材料大多含有钴和镍,但两者的蕴藏量不多,而且开发过程更造成环境污染,于是科学界积极研发以其他金属材料替代,例如锰(manganese)。

在主要的锰基(manganese-based)正极材料中,LiMnO2較具成本效益及較環保,而且具有較高的理論值容量。不过,它的缺点是在充放电过程中,材料的结构不稳定,会出现颗粒破裂、结构迅速退化和严重的锰溶解,导致储电容量下降及保持率低,电池寿命短,因此现阶段难以应用于产业化的锂离子电池。

克服对象︰姜-泰勒畸变

本身一直钻研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刘博士指出,锰基材料结构不稳定,是因为它的原子结构出现了姜-泰勒畸变(Jahn-Teller distortion),当放电时,LiMnO2里的锰-氧(Mn-O)之间的共价键会被拉长,形成姜-泰勒畸变。由于锰离子(Mn3+)的电子轨道(electron orbit)是成一直线排列的线性有序(collinear ordering),即长程有序,意思为向同一个方向延伸,因而引发连串姜-泰勒畸变,造成协同效应,容易变形。

于是团队便从材料的颗粒内部结构入手,透过「界面工程」(interfacial engineering),破坏了引起姜-泰勒畸变的轨道的相互关联有序,从而抑制大规模姜-泰勒畸变的出现。

Jahn-Teller distortion and its orthogonal orbital ordering
图b显示材料发生了姜-泰勒畸变。图c及d显示在颗粒内部构建异质结构之后,于界面晶界两侧的轨道形成了90度夹角,抑制了姜-泰勒畸变。(图片来源:DOI number: 10.1038/s41893-020-00660-9)

 

Figure g
图为层状和尖晶石异质共生结构,界面处形成近90度的界面轨道有序。 (图片来源:DOI number: 10.1038/s41893-020-00660-9)

以界面工程提高结构稳定性

团队以带有尖晶石结构的Mn3O4为原始电极,通过原位电化学转换(in situ electrochemical conversion)活化,使它变为具有层状和尖晶石共生异质结构(heterostructure)的LiMnO2电极。当在颗粒内部构建了异质结构之后,于层状和尖晶石两相界面晶界两侧的轨道形成了近90度的夹角,衍生了界面轨道有序(interfacial orbital ordering)。刘博士说:“这使轨道的长程有序被破坏了,因而抑制了姜-泰勒畸变。"
 

他们的实验证明,在异质结构设计下,姜-泰勒畸变被有效抑制,层状和尖晶石相的畸变度分别只有2.5%和5.5%,远低于单相层状的18%和单相尖晶石的16%,大大提高了结构稳定性。他们亦发现,层状相与尖晶石相在充放电过程中体积膨胀和收缩互为相反,进一步减小颗粒整体的体积变化和应力应变,因而令材料实现超高稳定性。

实现超长的充放电循环寿命

刘博士进一步说:“现时用于智能手机等电子产品的LiCoO2钴正极材料的容量大概为165mAh/g,而我们的材料已经达至254.3mAh g−1,容量更高。"他续说:“LiCoO2材料在充放电1000次后,容量保持率难以维持在90%以上。而我们的材料在充放电2000次后,容量保持率仍高达90.4%,展示出超长的充放电循环寿命。

他们是首次提出利用界面轨道有序调控来抑制姜-泰勒畸变的团队,此新方法推动了高度稳定锰基正极材料的开发,有望带动锰基材料用于可持续及商品化的储能器件。刘博士总结说:“我们期待储能技术成本的降低,推动能源结构朝着更加可持续的方向迈进。我们的材料更有潜力替代现行的商用钴材料,用于电子器件、电动车等。"

刘博士与来自中科院物理所的研究员谷林博士、南理工的夏晖教授都是论文的共同通讯作者。而论文第一作者是来自南理工的博士后朱晓辉、中科院物理所的孟繁琦博士张庆华副究员。而来自香港城大的研究人员还有物理学系的博士后研究员朱贺博士,研究团队其他成员则来自南理工、中山大学和美国阿贡国家实验室。

Dr Liu and Zhu He
香港城大物理学系助理教授刘奇博士(右)与研究团队成员朱贺博士(左),他们手上拿的就是锂离子电池。
 

这项研究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中国科学院及深圳市科技创新委员会深港创新圈计划D类项目等的资助进行。

DOI number: 10.1038/s41893-020-00660-9 

本文已于 “香港城大研创” 微信公众号发布。
Wechat ID: CityU_Research

 

 “香港城大研创” 微信公众号
 

 

 

 

 

联络资料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