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大八位學者榮獲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及研資局千萬港元研究資助
香港城市大學(城大)三位傑出學者的研究項目,榮獲2024/25年度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自然科學基金委)及研究資助局(研資局)合作研究重點項目計劃資助,總資助額逾880萬港元。以項目數量而言,城大獲撥款項目數量並列全港第一。
此外,五位城大學者榮獲2024/25年度自然科學基金委及研資局聯合科研資助基金,總資助額逾600萬港元。兩項殊榮皆印證城大學者致力推進前沿科研,將學術研究成果轉化為實際應用,為社會和環境的可持續發展貢獻力量。
榮獲研究重點項目計劃資助的城大研究項目包括(按項目統籌者英文姓氏排列):
協理副校長(企業)、材料科學及工程學系何頌賢教授的「基於一維范德華原子鏈式結構的神經形態光電傳感器及其三維集成研究」項目,融合材料科學、電子工程和人工智能等多個領域,旨在推進新型感測器技術的發展,特別是在視網膜類光電子學方面的應用。
物理學系講座教授區澤宇教授的「光程差超越相干長度的非平衡量子干涉儀及其在傳感和量子信息中的應用」項目,旨在利用非平衡量子干涉技術提升感測能力,並展示量子技術在各種應用中的潛力,特別是在傳感和量子信息系統中。
材料科學及工程學系系主任及講座教授曾曉成教授的「高效穩定鈣鈦礦/有機疊層太陽能電池關鍵材料的理論設計、製備及器件研究」項目,旨在開發高性能的鈣鈦礦/有機串聯太陽能電池,其效率超過28%,以應對全球能源需求並推動可持續清潔能源的發展。
至於榮獲聯合科研資助基金的城大研究項目包括(按首席研究員英文姓氏排列):
電機工程學系講座教授陳杰教授的「高效可信安全的智能控制系統設計與分析」,旨在開發一個高效且可信的智能控制系統,解決現有技術在數據效率、安全性和可驗證性方面的挑戰,以推動智能控制技術的進一步應用。
神經科學系助理教授劉艾佳教授的「無瘢痕策略移植人類神經祖細胞促進脊髓損傷後功能重建」,旨在通過共同移植人類小膠質細胞和基因改造的人類神經前體細胞,改善脊髓損傷後的功能重建,推動創傷性脊髓損傷的治療進展。
協理副校長(創新)兼電機工程學系講座教授謝智剛教授的「電場耦合無線電能傳輸系統基礎科學問題及應用技術研究」,旨在通過解決功率水平限制、功率轉換器問題和建模相關問題,提升電容式電力傳輸系統在航空航天應用中的無線供電能力。
電腦科學系副教授王詩淇教授的「面向人機友好的三維文物數智化高效重建和傳播」,通過開發先進系統和人工智能技術,實現文化遺產的數智化重建和傳播,推動數碼博物館的建立,提升公眾對文化遺產的認識和參與。
能源與環境學院講座教授袁志國教授的「面向碳中和高效污水處理新技術:A/O-MABR 自養脱氮強化與温室氣體減排控制」,旨在開發一種高效的污水處理技術,以促進碳中和目標的實現,並通過改造現有處理設施來最大化資源回收和減少環境影響。
城大校長梅彥昌教授祝賀所有得獎學者,為他們的成就深感自豪。他說:「城大學者於本年度榮獲自然科學基金委和研資局資助逾千萬港元,印證城大致力透過開創性研究,透過研究探討可持續發展挑戰,並就迫切的全球問題提出創新解決方案。城大將繼續支持教研團隊推展前沿研究,為社會帶來正面影響。」
合作研究重點項目計劃在2022/23年度推出,旨在資助內地及香港跨學科、跨院校的合作研究重點項目,以持續提升內地與香港的研究成果與影響力,六個重點資助領域為信息科學、生物科學、新材料科學、海洋與環境科學、醫學科學及管理科學。香港申請者可就研究項目申請不超過360萬港元;聯合科研資助基金旨在促進內地與香港研究人員互補優勢合作研究,香港申請者可就研究項目申請不超過 125 萬港元的資助。
新聞界查詢:
城大傳訊及數據研究處洪寶瑩(電話︰3442 4218或6034 3830)
城大傳訊及數據研究處張皓詩(電話︰3442 5221或6408 7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