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大跑手攜特殊教育學生挑戰渣馬 跑出共融新篇章
![photo1](/sites/g/files/asqsls3821/files/inline-images/250210-7_marathon.jpg)
香港城市大學(城大)超過750名跑手於2月9日參加本地年度體育盛事「渣打香港馬拉松2025」,其中更包括由城大跑手夥拍有特殊教育需要學生組成的12隊「共融跑」隊伍。他們並肩參賽,展現社會共融精神。
第六屆「共融跑」是學生發展處「學生體育大使計劃」活動之一,由城大學生擔任體育大使,與來自天保民學校和東華三院包玉星學校的學生組成一對一隊伍,出戰10公里賽事。他們在賽前三個月已積極備戰,在多次訓練中互相了解參賽目標、性格和能力,務求以最佳狀態迎戰。比賽當日,隊員之間彼此扶持、默契盡現,最終均順利完成賽事。其中,生物醫學系二年級學生盧樂怡夥拍來自天保民學校的學生以50分41秒跑畢10公里,是成績最好的隊伍。
![photo2](/sites/g/files/asqsls3821/files/inline-images/250210-3_marathon.jpg)
第二次參加「共融跑」的盧樂怡表示這次體驗非常難忘:「比賽前我和隊友建立良好的溝通,增加互信,讓他感到安全和被支持。在比賽過程中,我因應他的能力調整速度,並在他疲累時鼓勵他,他聽到後亦重拾狀態,堅持下去,明白自己並非孤身作戰。當我看到他衝過終點線後的笑容,我感到莫大的滿足。這次我也打破了個人最佳成績,意義非常重大。」
負責安排「共融跑」賽前訓練的中文及歷史系一年級學生羅俊彥表示,對各隊伍的表現相當滿意:「看着這些有特殊育需要的學生從訓練初期做簡單動作感到吃力,其後在這三個月的訓練中漸有進步,直至今天順利完成10公里的賽事,有些人更取得非常亮麗的成績,我感到非常驚喜和欣慰。希望他們透過這次訓練和比賽更了解自己和相信自己。」
![photo3](/sites/g/files/asqsls3821/files/inline-images/250210-4_marathon.jpg)
比賽當日,城大副校長(社區聯繫及協作)陳志豪教授和協理學務副校長(學生發展)楊婉蘭教授到場為城大跑手和「共融跑」學生打氣。陳教授讚揚「共融跑」隊伍勇於挑戰,充分展現社會共融的精神;他又勉勵一眾城大健兒享受比賽過程,強調勝利並不在於衝線時間,而是在於樂在其中、突破自我。
![photo11](/sites/g/files/asqsls3821/files/inline-images/250210-2_marathon_1.jpg)
![photo122](/sites/g/files/asqsls3821/files/inline-images/250210-6_marathon_0.jpg)
城大代表團由教職員、學生和校友組成,其中212人挑戰全馬拉松賽事、288人參加半馬拉松賽事、270人出戰10公里賽事。城大高級副校長(創新及企業)楊夢甦教授、學務長鍾樹鴻教授和學生發展處處長卓建南教授參與了10公里賽事,與城大跑手一同作賽,士氣高昂。
![photo6](/sites/g/files/asqsls3821/files/inline-images/250210-5_marathon.jpg)
此外,由城大師生和校友組成的近百人後援團,分成小隊在賽道旁為城大健兒吶喊打氣,現場氣氛熱烈。後援團隊還為城大跑手提供行李寄存、物理治療、攝影及茶點服務,體現了城大的團隊精神。
城大致力推廣健康校園,鼓勵師生多做運動,保持身心健康。由城大跨部門組成的渣打香港馬拉松籌委會全力支援城大代表團,包括提供一系列賽前訓練和講座,讓他們掌握長跑基本概念和技巧,並透過聯誼活動加強成員之間的聯繫,「以跑會友」,增進城大社群的歸屬感。
![photo7](/sites/g/files/asqsls3821/files/inline-images/250210-1_marathon.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