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大推動團隊合作學習模式 為學生提供互動性和創新的教育環境

吳哲悕

 

--
城大在本暑假學期推動團隊合作學習模式的授課形式,先以大學的其中兩個課堂作為「先鋒」。

香港城市大學(城大)致力建構創新且互動的學習環境,將大學課堂從以教導為中心,轉為以學習為中心。城大協理學務副校長(數碼學習)張澤松教授在本暑假學期推動團隊合作學習模式(Team-based learning)的授課形式,先以大學的其中兩個課堂作為「先鋒」,讓學生和教職員透過實際課堂,親身體驗該模式。參與課堂的師生都對以此學習模式表示讚賞。

有別於一般大學課堂,城大的團隊合作學習模式課堂結合數碼學習,分為幾個部分讓學生主導學習。學生首先需在網上了解自己的學習程度和對課題的熟悉程度。其次,透過小組討論,學生與其他組員尋求共識。下一階段是藉着課堂上的分組項目,以貼近生活的例子,讓學生透過溝通、提問和表達意見,將所學知識實際應用在項目上。最後老師以互動形式與學生交流和分享,從中了解學生是否已掌握重點。

--
張教授(右)

張教授對於第一次以團隊合作學習模式教授的大學課堂感到振奮,認為成效高之餘亦出乎預期。他說︰「學生的投入度非常高,由他們在進行分組項目時很清楚自己的角色,到匯報時急不及待與其他同學分享,都反映以這個學習模式上課,有助學生更主動表達意見。」

張教授說︰「團隊合作學習模式使學生在特定情景或問題上達成共識並採取一致的解決方法,這有助提升他們與別人協商和溝通的能力,為他們將來的職業生涯做好準備。」

他希望藉着暑假學期的兩個先導課堂,讓更多城大教職員了解團隊合作學習模式課堂的好處。他指,在9月將會有十個來自不同學院的課堂採用團隊合作學習模式,估計明年1月規模會逐漸加大。

他補充︰「城大支援團隊合作學習模式的配套設施將不斷提升。大學已在去年成立由不同學院代表組成的數碼學習專責小組,一直收集意見和吸收經驗,相信教職員在完善的配套和支援下,將會大力支持團隊合作學習模式課堂。」

--
多位城大教授及講師參與首個團隊合作學習模式的課堂,包括劉教授(中)、Ravi教授(右三)和洪博士(左一)。

多位城大教授及講師參與首個團隊合作學習模式的課堂,其中物理學系劉康德教授認為上課氣氛理想,又指不少學生在傳統課堂中都未必能全程集中精神,部分甚至可能因不明白課堂內容而逐漸失去興趣,他希望富互動性的團隊合作學習模式能夠提高學生參與程度,令他們更容易吸收。

能源及環境學院Sai Kishore Ravi教授指,現時的學生已不再滿足於被動接收訊息,而是傾向透過討論去實踐知識和解決問題。他對於學生能夠在短短的課堂內吸收新知識、將概念應用於分組項目,並針對問題提出解決方案留下深刻印象。Ravi教授的課堂亦是團隊合作學習模式的先鋒課堂之一,他期待把在課堂觀察所得加以應用。

電機工程學系講師洪小瑩博士表示,團隊合作學習模式類似現實生活中企業工作環境,相對更加密集,學生可以在非常短時間內學習一個新概念並加以應用。他相信團隊合作學習模式與數碼學習是未來教學趨勢,認為未來大部分課堂都可轉以團隊合作學習模式進行。

另外,多位學生都認為團隊合作學習模式課堂讓他們更投入上課。正攻讀理學碩士(電子資訊工程學)的李詩雨認為小組討論大大提高學習效能。她說︰「小組討論可以使我們不斷學習新知並應用所學,有疑問時更可直接向助教提問。這種一對一或一對多的小組學習,十分有利於知識的應用。」

正就讀理學碩士(多媒體資訊科技)的楊植表示課堂氣氛好、效率和參與度均大大提高。他說︰「與傳統課堂相比,團隊合作學習模式更着重思維模式的訓練,因為這種學習方式需要我們質疑一些觀念,或對問題提出可行的解決方法。」

另一位理學碩士(多媒體資訊科技)學生李培銘指,團隊合作學習模式令同學更主動,除了不時與組員交流意見外,遇到困難時亦會主動尋求人工智能、教授或助教幫助。他表示︰「課堂上的分組項目有時間限制和既定目標,因此每名組員都會盡力,不想拖累別人。傳統課堂大部分都是個人學習,如在課堂內未能完成特定作業,可以在課後完成;但團隊合作學習模式因為是整體學習,無人想落後於他人,所以更加積極。」

--
多位學生都十分享受團隊合作學習模式課堂,認為此授課模式讓他們更投入上課。

 

你可能感兴趣

联络资料

传讯及数据研究处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