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大舉辦國際粵方言研討會暨史前石刻展
香港城市大學(城大)於12月18日至20日舉辦「第十三屆國際粵方言研討會」,從不同角度審視粵語的源頭、發展和應用,包括粵語中的「罷啦」、「啩」、「噃」等語氣詞有何典故、操粵語人士學習普通話和現代漢語時有何困難,及粵語跟史前百越人士的語言有何關係。
除了研討會,大會同時舉辦「香港與鄰近地區史前石刻展覽」,展出十多件石刻複製品。
「第十三屆國際粵方言研討會暨香港與鄰近地區史前石刻展覽」開幕禮於12月18日舉行,由民政事務局局長曾德成先生、城大中文、翻譯及語言學系系主任衛真道教授及大會召集人、語言資訊科學研究中心主任鄒嘉彥教授擔任主禮嘉賓。
曾先生指出,語言是一地文化的一種表現方式。「粵語在香港文化中無疑擔當着重要的角色,也是香港歷來與嶺南緊密相連、不可分割的重要紐帶。今屆研討會主題是『粵語跨學科研究』,把視野擴展到廣闊的範疇,更可啟發恢宏的思考,與研討會同時舉行的香港史前石刻展覽,亦是粵語研究成果的見證,」他說。
「國際粵方言研討會至今已舉辦了十二屆,很高興今年的研討會在城大舉行。這次會議除探討粵語內部的特點外,亦將從不同角度探討粵語的應用、語言習得和教育等,」鄒嘉彥教授說。
城大一向致力促進各地學術界交流,提高學術水平。來自兩岸三地、新加坡、加拿大、美國、日本、德國、英國等十多個國家及地區的學者將蒞臨城大參與「第十三屆國際粵方言研討會」,並將發表80多篇論文。大會邀得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麥耘教授、美國匹茲堡大學音樂系榮鴻曾教授、香港中文大學語言學及現代語言系李行德教授擔任主講嘉賓。
麥耘教授的主講題為「粵語研究與中國語言學」,探討粵語的發展和特質如何幫助我們了解漢語及其方言的發展。榮鴻曾教授則主持題為「粵語聲調與粵劇唱腔」的講座,探討粵劇唱腔旋律和粵語聲調之間的密切關係,並指出其間的關係遠超出普通話語系和吳語系及其唱腔旋律之間的關係。李行德教授的主講題目為「兒童粵語對粵語結構分析的啟示」,從兒童粵語了解兒童大腦語言系統的發育,進而探討以粵語為母語者的言語模式,以及粵語和普通話之間的差異。
今次「香港與鄰近地區史前石刻展覽」的石刻複製品借自古物古蹟辦事處,其原件全是在本港沿海地區發現的,包括東龍島、長洲、大浪灣、龍蝦灣等地。展覽同時亦展出在珠海、澳門、台灣、福建等鄰近地區發現的石刻圖片,其中反映了百越人3000多年前在南中國居住時的社會文化。
展覽會由12月18日至2009年1月31日於康樂樓6樓城大藝廊舉行。有關 「第十三屆國際粵方言研討會」的詳情,請瀏覽以下網址:http://www.rcl.cityu.edu.hk/yueconf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