獲獎導演譚家明先生培育城大學生成新一代創作人
香港城市大學(城大)創意媒體學院助理教授譚家明先生於十月份以電影──《父子》參與第十九屆東京國際電影節,揚威國際,奪得「最佳亞洲電影獎」和「最佳藝術貢獻大獎」兩個獎項。
曾為《阿飛正傳》、《東邪西毒》等電影負責剪接的譚家明先生於2000年加入城大,在創意媒體學院教授導演、編劇和剪接課程,積極為學生開拓實踐機會,曾多次引薦學生參與電影製作工作,為香港電影業培育能融合理論與實踐的新一代人才。
是次獲獎作品《父子》是譚先生與學生集體創作、編寫而成,講述一個性格粗暴的廚師被妻子拋棄後,重新面對與兒子溝通和共同生存的處境。透過父子從關愛到對立的關係,強調家庭教育對於子女成長的重要性。
譚先生認為教學本身與拍電影一樣,是一份需要創意的工作,在教導學生的過程中需要以不同方式啟發學生、引導他們進行創 作。譚先生說:「老師與學生的關係並不是單向的,而是互相學習;在引導學生進行創作的時候,有時會為自己帶來衝擊,啟發新的意念。」
由於進行電影創作需要不同的生活體驗和文化修養,他一向鼓勵學生多留意身邊事物。他指出,教學上令他感到高興的,是遇到富創作潛質的好學生,他們對科目的興趣濃厚,上課時很投入,做事專心。
「教學中,珍惜學生的才華很重要,而我只是一道橋樑而已,為學生創造機會,發揮才華,最終還是要靠他們自己付出努力,」譚先生說。
2005年創意媒體榮譽文學士畢業生許英妍於二年級暑假期間獲譚先生引薦,到著名電影人曾志偉先生的電影公司擔當暑期工,有機會參與編劇的討論。其後,譚先生擔任她的畢業短片 習作 ── 「戚戚」的導師。英妍從他身上學到三 件重要的品質:熱愛電影、處事嚴謹和遵守紀律。她覺得終生受用。
「由起初的創作階段到後期製作,譚先生都從旁提供很多意見和指導;對於每一樣要在銀幕上出現的事物,甚至是演員的髮型,他的要求都很嚴謹。這些教導將驅使我進步和成長,」英妍說。
英妍畢業後獲曾先生的電影公司受聘擔任製作助理,可以參與編寫劇本、拍攝以至宣傳等工作,不單開闊了眼界,還從中了解到自己的專長。「在現在的工作崗位上,我保持專業態度,希望將來能夠成為一個出色的編劇,」英妍說。
2004年畢業的杜緻朗也是在恩師譚先生的推薦下,受曾志偉賞識而委以重任,為一部商業電影大製作《江湖》任編劇。譚
先生推薦的還有應屆畢業生麥曦茵。她先是參與製作《大丈夫2》的電影特輯,後來更獲曾先生慧眼相識,成為編劇之一。
緻朗指出,「譚先生是我在學期間很特別的一位老師,他喜歡從我們個人生活經驗中討論創作,令我認識到電影創作並非一門工匠式的技術,而是一種活生生的藝術。」
曦茵認為,譚先生對於電影及教育充滿熱誠,作為他的學生,也受這份熱誠所感染。她說﹕「譚先生令我明白創新思維和客觀分析的重要性。對個人成長及工作有深遠影響。」
不論是對學生或畢業生,譚先生都會鼓勵他們主動學習,循序漸進,並提醒他們不可急功近利。「有能力,主動學習,遵守紀律,便不怕沒有機會,」譚先生說。
城大創意媒體學院成立於1998年,旨在培訓能融合理論與實踐、掌握藝術與科技知識及具備文化觸覺的媒體專才。此外,學院於2004年7月與北京電影學院及美國南加州大學影視學院建立「三方夥伴關係」,旨在推動與世界一流學府之間的學術交流及深入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