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性與20世紀中國美術轉型」 跨學科學術研討會

關珮盈

 

由香港城市大學(城大)中國文化中心中央美術學院合辦之「現代性與20世紀中國美術轉型」跨學科學術研討會暨「中國現代美術之路」文獻展於4月29日假城大揭幕。

是次研討會及文獻展透過搭建一個跨學科的學術思想平台,集合兩岸三地和海外著名學者,在「現代性」的歷史關係和理論表述的矛盾中,探索中國問題的基本形態及其理論闡釋。是次活動足證城大對培育下一代之文化與藝術素養不遺餘力。

開幕禮由城大校長張信剛教授、中央美術學院院長潘公凱教授及城大中國文化中心主任鄭培凱教授主禮。

張信剛教授致辭時表示很珍惜這次名家匯聚一起的緣份,更打趣表示自己連研討會的題目也看不懂,繼而提出了三個觀點和疑問讓大家一起思考和討論。第一,是何謂現代性?張校長認為我們應該用不同的途徑去理解現代性,且現代性是不停演變的,並沒有固定的終點站。

第二,張校長認為人的知識領域和腦細胞,應該有連繫性,而不是切割的。他指出學科概念的產生始於工業化以後,因為每個學科都有自己的專家,所以學科與學科之間並不能跨。在學科概念以前實行的是知識一統化,即類同跨學科的概念。他認為如何把現代性與跨學科兩個概念連繫一起,值得深入研究。

第三,是有關美術轉型。張校長認為一個對藝術具審美感覺的人,往往是一個生活有意義、腦筋靈活和具創意的人。「先進社會都希望用新的思維、概念和產品項目來增加它們的經濟增長,所以一個有美感的人大多會取得更高的成就,」他說。

鄭培凱教授表示,能與中央美術學院合辦是次研討會感到非常榮幸。「欣賞美術是了解文化的一個重要渠道,故我深信這類跨學科學術研討會實是欣賞和體會歷史與文化的難得機會,」鄭教授說。

潘公凱教授表示:「我自1999年起開始並推進有關『中國現代美術之路』的研究,將1840年以來中國美術的整體把握,與中國的現代性問題及其對現代性理論的反思聯繫起來、重新梳理。今次能與城大合作,邀得各著名學者一起進行這方面的討論,實在令我高興萬分。」

研討會包括四個單元及一次圓桌會議。首三個單元議題為「現代性與中國的問題意識」、「現代性的差異與矛盾」、「現代性與中國學術的自主性」,旨在於現代性話語的歷史結構中,從反思、質疑與建構,建設雙重方向以探討現代性的中國問題,打通現代性與中國社會轉型諸問題的內部關聯,並以此為基礎。第四單元為「對現代轉型的自覺:現代性的中國經驗」,著重重建自身歷史的連續性,使中國的歷史經驗在以西方為主導的現代性闡釋框架中發揮創造性的價值。

「圓桌會議」部分則有三個議題:一、現代性理論闡釋中國的有效性;二、現代性:原發與繼發;及三、中國現代轉型中的「自覺」,圖探討研討會有關現代性的中國問題的討論,能否對以西方為主導的現代性理論產生真正的衝擊,並對現行「普遍性」的概念體系提出修正。

出席會議之嘉賓均為兩岸三地及海外的著名學者

,包括美國密西根大學美術史系包華石(Martin J Powers)教授、香港大學亞洲研究中心專職研究員甘陽教授、香港中文大學文化及宗教研究系李歐梵教授、清華大學中文系孟悅教授、美國威斯康辛大學麥迪遜校區歷史系林毓生榮譽教授、香港中文大學當代中國文化研究中心主任金觀濤教授、國立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夏鑄九教授、美國康乃爾大學東亞研究與比較文學系酒井直樹(Naoki Sakai)教授、美國匹玆堡大學美術與建築史系高名潞教授、清華大學歷史系葛兆光教授、北京大學中文系陳平原教授、中國人民大學楊念群教授、城大中文、翻譯及語言學系講座教授及跨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張隆溪教授、中山大學哲學系教授及比較宗教研究所所長劉小楓教授、吉林大學理論法學研究中心鄧正來教授及美國匹茲堡大學藝術與建築史系Terry Smith教授

「中國現代美術之路」文獻展於4月29日至5月1日假城大康樂樓4樓多用途活動室舉行,通過2,000幅圖片,呈現1840至2000年間中國美術現代轉型中形成的「傳統主義」、「融合主義」、「西方主義」和「大眾主義」策略性方案。此外,展覽更將提供潘公凱教授等人合著的《中國現代美術之路》書稿,徵求與會學者的意見。

你可能感兴趣

联络资料

传讯及数据研究处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