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動媒體與虛擬現實技術融入藝術治療

鄭智友及許雅麗

 

城大多媒體及互聯網技術創新應用中心的專家與香港藝術治療師協會共同研發「智慧情境治療系統」(Smart Ambience Therapy,簡稱SAT),首創把互動媒體與虛擬現實技術應用於藝術治療,利用立體虛擬現實技術改良傳統的藝術治療遊戲和活動,尤其適用於治療身心受虐的兒童。這項研究計劃足見城大致力發展應用研究,造福社會上有需要的人士。

 

城大電腦科學系講座教授暨多媒體及互聯網技術創新應用中心主葉豪盛教授表示,「智慧情境治療系統」為藝術治療提供新的溝通媒體,透過系統的虛擬現實與接受治療人士的軀體動作產生互動,幫助當事人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從而讓治療師進入他們的內心世界,協助他們面對及克服負面感覺或自尊受損等情緒創傷。

 

「顏料飛濺」為研究小組發展的其中一項虛擬治療遊戲,治療師會指導治療對象選擇不同的顏色,並要求他們模擬把顏料潑向銀幕,從而讓治療師了解當事人內心的感受。

 

另一項名為「面對威脅」的虛擬治療活動,系統會顯示一個被困的虛擬人物(象徵當事人)正面對一隻立體猛獸(象徵「威脅」)步步進迫,然後治療師會鼓勵接受治療人士克服恐懼和憤怒,面對及對抗這隻猛獸。互動的過程協助接受治療人士重新面對受虐的經過。

 

「該系統利用立體虛擬現實技術改良傳統的藝術治療遊戲和活動,創製出一套可行的療程,幫助治療身心受虐的兒童,」教授說。「它能為藝術治療工作帶來突破,並擴大其應用範疇。」

 

香港藝術治療師協會的Julia Byrne女士馮艷芬小姐同意教授的說法,她們參與「智慧情境治療系統」的研發工作,並在近期的測試計劃中,見證一連串的正面結果。

 

「該系統具多方面的發展潛力,可以應用於治療、個人發展及教育等方面,」Byrne女士說。

 

在試行階段,「智慧情境治療系統」曾應用於一組由青少年及福利機構轉介的兒童,他們都曾受到不同形式的身體或情感虐待。接受治療的兒童參加為期10星期的療程,在認識工作室、治療師及操作虛擬現實程式的兩位技術員周達邦先生及鄺佑先生之後,當事人會開始分享感受,建立互信的關係,並參與傳統的藝術治療活動。當時機成熟,他們便首次踏足立體治療的虛擬世界。

 

教授說:「要進一步開發和展示『智慧情境治療系統』的應用潛力,我們樂於與專業治療師及康復中心合作,評核該系統作為創新及有效的藝術治療工具。」

 

應用於「智慧情境治療系統」的科技,是源自教授聯同藝術楊曦先生及研究生鄧智聰先生共同開發的「軀體畫筆」及「軀體樂棒」。這兩套系統利用先進的視聽轉換技術,把身體的活動轉化為立體繪畫及音樂。

 

 

 

你可能感兴趣

联络资料

传讯及数据研究处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