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百年来第四人 发现海毛虫新品种

邱建文 教授
香港浸会大学生物系副系主任

恐怕没有什么比首次遇见有毒的生物更可怕了,但对生物学家来说可能是一件有趣的事,并且是一连串严谨而精密研究的开始。浸大生物系副系主任邱建文教授,在过去十年间已经发现了17个新物种。他关心社会,热心解决生物相关的问题:2018年,他从报章上得悉本港泳滩爆发海毛虫,便带领研究团队在鉴别物种之余,成功发现并命名一种崭新的海毛虫物种;当他读到关于本港珊瑚白化及被海胆侵食的消息时,便决心研究捕食者对本港珊瑚的危害,又因此而成功地发现三个「海兔」的新物种。邱教授擅于运用生物学知识解决社会问题,可谓「贴地」的生物学家。 

邱教授挑选了九种珊瑚品种,在实验室测试它们抵抗逆境的能力。

邱教授指海毛虫虽并不美观,却是生态恢复的重要标志。

2018年6月,本港屯门与荃湾的泳滩突然出现大批海毛虫,螫伤了泳客并引起公众恐慌,但没有人知道这些海毛虫属于哪个物种。邱教授遂带领研究小组从沙滩及浅海收集样本,鉴别海毛虫的品种。海毛虫是环节动物,常见于热带和亚热带的浅水生态系统,属「多毛纲」内的「仙虫科」。每个体节都长有一对疣足(小脚),上面满布脆弱而空心的有毒刚毛。当人接触到这种毒素,皮肤会红肿及产生犹如火灼般的疼痛。

鉴别爆发的海毛虫物种是有助研究其毒素的成份,是找出相应的治疗方法的第一步。可是,海毛虫属下全球原有27个物种,鉴别并不容易。团队首先确定标本的属,然后便与整个属的所有物种进行对照。可惜「海毛虫属下物种的文献大多非常古老,大部分发表于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描述十分简略,增加了辨识的难度。」

hong kong island

邱教授称,为确保研究准确,团队从外国的博物馆商借模式标本(即描述新物种时依据的原始标本)以作对照,结果发现收集到的标本包含两个物种,其中一种于西贡桥咀洲的珊瑚群落沙底收集到的,是从未被确认过的新物种。由于它身体每节都有两个深色斑点,以一前一后的方式排列,邱教授因此为它取名为「双斑海毛虫」。这是首个于香港命名的海毛虫物种,同时亦是全球近百年来仅第四次发现海毛虫新物种。

至于在爆发期间,团队从荃湾两个泳滩及吐露港的浅海水域收集到的海毛虫样本,翻查大量文献,逐一比对27种海毛虫图片及样本,并进行DNA序列比对,邱教授团队发现样本为1868年命名的「梯斑海毛虫」。与双斑海毛虫不同,该物种每个体节背部的中央均有一个深色的Y形斑纹标记。团队更在解剖后,详尽描述是次发现的物种特征,丰富了该物种的形态特征记录。

邱教授解释,由于海毛虫没有直接的食用价值,因此从事海毛虫研究的学者不多,但作为食物链的重要一环,其栖息生境一旦受到破坏,可能导致整个生态系统发生剧变;而在研究生态恢复的成效时,海毛虫是繁殖较快的底栖生物,是生态恢复的其中一个重要标志。邱教授叹道:「海毛虫这类生物并不美观,较少人留意,所以我很想帮它们找出价值。」

File_017_0

邱教授研究团队偶然发现了体积细小的海兔侵食珊瑚。

邱教授团队近年一直从事气候变化对南中国海珊瑚影响的研究。他们挑选了九种香港常见的珊瑚品种,在实验室测试它们面对不同温度和盐度压力下的存活能力以及生理变化(抵抗逆境能力),期望可预测南中国海珊瑚在全球变化下的赢家和输家,从而帮助政府提高珊瑚保育的成效。在养殖珊瑚时,他们偶然地发现了一个新的珊瑚物种(目前正在描述)以及3个新的海兔物种,其中两种的描绘已发表在学术期刊。

2018年,海毛虫在本港泳滩爆发,有泳客被刺伤。

新品种「双斑海毛虫」

海兔色彩鲜艳,但和常见的珊瑚捕食性动物如鹦鹉鱼相比,其体积较小,因此较少人留意它们对珊瑚的伤害。邱教授说:「学生们在养珊瑚做实验时,有一天发现珊瑚死了,细察之下,才留意到有很多很细小的海兔吃了珊瑚,并且已经在珊瑚上产卵。」他会继续研究本港的海兔数量、每只海兔的珊瑚食量、会否只吃某一种的珊瑚以及有什么天敌等,以期有效地控制它们对珊瑚的危害。

香港海域面积虽然很小,却孕育近6,000个已知的海洋动植物物种,约为全中国已知海洋物种的四分之一。香港拥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以及丰富的生境异质性有关,但亦有赖一班像邱教授的海洋生物学家去发现它们。

key_imageqiu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