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English             中文

中國書法初探

 

漢字是書法藝術的載體

書法是中國藝術的重要組成部份。其表現形式是依附於漢字的藝術,而漢字屬於表意文字,筆劃的組合變化多端,與其他民族的拼音文字相比較,漢字更富於造形性。加上漢字書法不僅有一套完整的筆法(點、橫、撇、豎、鉤等),更加有一套成熟的審美體系。依循漢字的結體規律,變化組合,就可以表現出千姿百態的書法藝術,創造出不同面貌和情趣的美感。

 

書法創作的三個基本因素──用筆、結體、章法

用筆 – 用筆也包括用墨。書法是線條的藝術,具有抽象性的審美。配合中國的毛筆特性和運筆方法,便能寫出變化多端的線條來。

 

結體 – 結體(又稱結字)是指每個字筆劃之間的搭配組合關係。要注意佈置一個字的各個部份需要注意主次、揖讓、呼應等的關係,使字的結構協調勻稱。

 

章法 – 章法是指全篇書法從字距、行距、錯落等的整體空間布局。其中特別要安排好全幅作品的黑白關係,所產生的虛實效果。

 

書法用具──紙、筆、墨、硯

– 紙是中國四大發明之一。安徽宣州所出產的紙最為出名,稱為“宣紙”。宣紙能表現墨的韻味,而書法用紙有吸墨性強弱之分,因此紙的選擇是由書寫者所要表達的意趣而定。

 

– 中國的毛筆用獸毛製成,柔軟而有彈性。特別是毛筆有個鋒尖,由書寫的人控制按筆或提筆,才有粗細輕重的筆意。

 

– 傳統製墨的原料,是取自燃燒的松枝或柏油的煙。為了方便,現代人寫字已漸漸改用化學成份製成的墨汁。但是磨墨的過程需要時間和耐性,所以這個過程可以使人定靜,進入寫書法的狀態,是研習書法所不可或缺的修養。

 

– 磨墨寫字,必須用硯。硯的種類很多,但一般的硯臺是用石頭打造。用上好的石頭打造成的硯,不但可以磨出上好的墨質,而且存放得越久越可以顯出它的價值。

 

總之,不同的人使用紙筆墨硯,寫同一樣的字,由於書寫者的功力、習慣、審美趣味各有不同,他們對於筆劃、結體、章法的處理也會千差萬別,絕不雷同,這也是漢字書法的獨特之處。

 

 

書體源流與書法賞析

 

中國書法可分為五種書體。以下簡略地介紹中國書法發展的歷史。


先秦書法

甲骨文

甲骨文就是用龜甲、獸骨卜卦然後刻於上面的卜辭,是公元一千三百多年前殷商時候的文字。甲骨文字的排列自由,不像後來書法字的嚴謹,但筆畫的分佈卻十分均勻、架構平衡,文字基本是象形字,卻又經過重新安排筆畫而成的文字,是我國最早的篆書。

 
商‧ 刻辭卜骨  

 

 
金文

從商末到春秋戰國的八百年間,出現了鑄造或刻鑿在鐘鼎銅器上的文字,為金文、鐘鼎文或吉金文。商代晚期的金文特點是筆劃首尾尖銳,中間肥厚,整篇字形大小不一。在到了西周中晚期開始,金文的結構變得和諧,筆勢勻稱,行距和字距的安排有刻意規範。

 

西周 ‧散氏盤


盤上的銘文共357字,記載的是西周晚期的土地契約。當時“散”和“矢”是兩個相鄰的小國,因國界始終劃不清楚,經常打仗,人民覺得生活不安定,就找了第三個國家來仲裁。他們決定用青銅鑄一個盤,上面註明國界位置,有問題時就拿這個盤出來做證。

 

散氏盤文字的線條瘦勁,宛轉靈動,結字取橫勢,章法上安排行列比較有序,兼有自由活潑的趣味。風格上顯雄壯、粗實、遒厚、豪邁的特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