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大揚威2024矽谷國際發明節

香港城市大學(城大)研究人員首度參與2024矽谷國際發明節便取得驕人成績。四個參展的研究項目涵蓋醫療保健、可持續發展、清潔能源和生物醫學等領域,合共奪得五個獎項,包括一項特別大獎及四項金獎。

城大首度參與2024矽谷國際發明節便取得驕人成績,合共奪得五個獎項,包括一項特別大獎及四項金獎。圖右一起為城大知識轉移處處長吴振富博士、獲獎的城大劉康德教授、何頌賢教授、彭慧芝教授、江朝強教授及其學生王一博先生。

校長梅彥昌教授恭賀所有得獎者,對他們的創新發明再獲國際認可,與有榮焉。他說:「一眾科研人員的卓越成就,印證城大致力推進科學和技術發展,突破常規。」

隨著城大創新學院和數碼醫學研究院於今年相繼成立,梅校長強調城大將繼續在關鍵領域推動科研創新,為社會帶來正面影響。他說:「城大致力推動富啟發性、互動性和創新性教育,在科研方面鼓勵追求創新和卓越。城大的先進研究為解決和應對全球醫療保健和可持續發展等議題,提出創新解決方案,造福社群。」

榮獲特別大獎及金獎的項目包括:

由何頌賢教授帶領的研究項目榮獲特別大 獎及金 獎。

由城大材料科學及工程學系何頌賢教授帶領的「用於太陽能驅動海水淡化與製氫技術的突破」項目,同時榮獲特別大獎及金獎。該團隊設計了一種創新的三維多孔微納米結構表面,實現了太陽能驅動的海水蒸發至淡水,並進一步利用蒸發的海水進行太陽能驅動的電催化製氫。這一技術大大促進了海水的高效利用,為大規模生產環保低成本的氫燃料提供了可行的解決方案。

彭慧芝教授。

由電子工程學講座教授彭慧芝教授帶領的「用於生物醫學細胞和分子檢測的高靈敏等離子感測器的設計與納米製造」項目榮獲金獎。高靈敏度的等離子生物傳感可用於早期疾病篩查和診斷,具有檢測納米大小的細胞絲足和生物分子的獨特能力。而應用納米製造技術生產的集成微系統,具有體積小、易於使用、便於攜帶、可成為低成本的居家護理應用等優點。

劉康德教授。

由城大物理學系劉康德教授帶領的「用於診斷病理學的人工智能免疫染色」項目、亦是城大HK Tech 300創新創業計劃下的「創新進領有限公司」榮獲金獎。該項目的人工智能發明較現時所用的染色方法更快捷便宜,並更易於使用,目前正在城大獸醫醫學中心進行臨床試驗。

江教授(右)及其學生王一博先生。

由城大電機工程學系江朝強教授帶領的「新能源汽車關鍵零部件:下一代高功率納米晶智慧無線充電裝置」項目榮獲金獎。該項目的技術在城大先進電力電子實驗室成熟研發,成功突破傳統鐵氧體效率限制,將AC系統效率提高到97%。團隊「NanoIPT」並獲城大HK Tech 300創新創業計劃提供支援。

2024矽谷國際發明節於7月26日至28日,在加州聖塔克拉拉會議中心舉行。這項年度國際盛事匯聚全球發明家、企業家和行業領袖,為發明家提供一個展示創新技術和產品,並與潛在投資者、合作夥伴和客戶建立聯繫的平台。城大首度參與矽谷國際發明節便取得一項特別大獎及四項金獎的卓越成就,令人鼓舞。

城大2024矽谷國際發明節參展項目詳情: 

獎項 公司名稱 發明者/研究團隊 得獎項目 項目簡介
特別大獎及金獎 香港城市大學 何頌賢教授
全泉博士
陳東博士
殷迪女士

材料科學及工程學系
用於太陽能驅動海水淡化與製氫技術的突破 該團隊設計了一種創新的三維多孔微奈米結構表面,實現了太陽能驅動的海水蒸發至淡水,並進一步利用蒸發的海水進行太陽能驅動的電催化製氫。這一技術大大促進了海水的高效利用,為大規模生產環保低成本的氫燃料提供了可行的解決方案。
金獎 香港城市大學 彭慧芝教授
朱述炎教授
電子工程學系
用於生物醫學細胞和分子檢測的高靈敏等離子感測器的設計與納米製造 高靈敏度的等離子生物傳感器被開發用於早期疾病篩查和診斷,具有檢測納米大小的細胞絲足和生物分子的獨特能力。應用納米製造技術來生產一個集成的微系統,該系統具有以下優點:體積小、易於使用、便於攜帶及低成本的居家護理應用。
創新進領有限公司 (HK Tech 300) 劉康德教授
物理學系
李忻月教授
數據科學學院
Fraser Hill教授
香港城市大學動物醫療檢驗中心總監
Irfan Ahmed博士
物理學系
張偉先生
數據科學學院
用於診斷病理學的人工智能免疫染色 免疫染色是診斷病理學中的一套重要方法。我們的人工智能發明比目前的染色方法更快、更便宜、更容易使用。該發明目前正在城大獸醫醫學中心進行臨床試驗。
NanoIPT (HK Tech 300) 江朝強教授
陳晨先生
汪曉勝先生
項景淳先生
周家宇博士
龍騰教授

電機工程學系
新能源汽車關鍵零部件:下一代高功率納米晶智慧無線充電裝置 項目旨在產業化新型高功率納米晶智慧無線充電技術,作為新能源汽車關鍵零部件-智慧高效雙向22千瓦無線充電裝置。技術在城大先進電力電子實驗室成熟研發,成功突破傳統鐵氧體效率限制,將AC系統效率提高到97%。團隊為該技術已發表學術論文8篇,提交發明專利3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