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一张“智慧食品标签”,便可准确和实时检测食品的新鲜度,判断食品是否变坏,减少浪费食物,避免制造厨余。不过,这项专利技术早年曾与商品化的机遇擦身而过,直至香港城市大学(城大)HK Tech 300创新创业计划的出现,促使技术的研发团队成立初创“ZenxTag”,先后获10万港元种子基金和100万港元天使投资,让科研成果落地、将标签推出市场,协助食品业界监察食物品质。
独有侦测技术 标签随食物鲜度转色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ZenxTag研发的智慧食品标签就是以科技,为食品安全提供解决方案。现任城大化学系特约教授林汉华教授与研究团队,早年研发一种“化学传感技术”,可检测食物腐坏时因蛋白质分解而产生的高挥发性含氮化合物——生物胺,并已获得专利。
ZenxTag共同创办人之一的周子咏(Giselle),来自林教授的团队,也是城大化学系的校友及研究助理。她解释,高蛋白质食品例如肉类、海鲜和豆制品,若放置在不适合的环境、温度或存放过长时间,食物内的蛋白质就会被细菌分解,产生上述提及的生物胺,令人体出现呕吐、头痛或昏迷的过敏反应。而生物胺浓度愈高,亦反映食品的细菌含量愈多。
团队所设计的智能标签基于一种能对生物胺有快速反应的金属配合物制备而成,再结合化学分子传感技术,令标签能够因应生物胺的浓度改变颜色,以标示食物新鲜度——绿色代表食物新鲜适宜食用,灰啡色代表尽快食用,橙色则代表食物变坏不可食用。另外,标签可贴在食品包装外,毋须直接接触食物。
标签精确度高、成本低
“无论是食品监察人员或消费者,过往只能靠最佳食用日期,甚至是单凭肉眼、触觉或嗅觉,以食物的外观、颜色来判断其新鲜程度。”周子咏补充道,即使市面上有同类检测生物胺的方案,但普遍依赖其酸碱度所引发的反应为检测基准,容易受到食品生产过程中不同因素,包括酸性添加剂或其他化学物质所影响。“我们的化学分子传感技术,只会针对生物胺产生反应,较其他方案的精确度较高,也更安全可靠。”
而在成本方面,她指出传统的检测主要交由实验室,进行细菌含量测试,动辄需要过千或数千元的费用;而ZenxTag的标签成本不超过一元,属一次性使用,最快可在几秒完成检测。
HK Tech 300提供创业支援
ZenxTag的智慧食品标签由实验室制作变为送到生产线生产,过程也不是一帆风顺。周子咏回忆道,过往曾有公司对团队的技术感兴趣,但倾向直接购入他们的标签,而非纯粹的技术方案。她说:“当时,团队已意识到需要成立一间公司,才可实行商品化,但那时的创科环境,无论在投资或支持初创方面都不及现在,较难成事。”
直至一次工商业界参观大学研究的活动中,团队的研究成果再次获得肯定,当中更有人建议团队参与HK Tech 300计划。他们于2021年获HK Tech 300的种子基金培育,并于2022年正式成立ZenxTag,最后更在同年获得HK Tech 300的100万港元天使投资。
公司的科研技术累积了不少前人的努力,但成立初创同样要面对不少挑战。周子咏笑指在创业初期,只是一个大学刚毕业、从未交税的24岁年轻人,幸好有HK Tech 300的创业支援和课程。她说:“我们的团队过往都专注于读书和研究,但公司营运需要了解会计、税务、合约或与其他公司合作等事宜,贸然参加一个初创计划,如何获得支持?HK Tech 300提供的培训和导师咨询, 让我们了解如何撰写商业计划、做简报,令投资者更易明白我们的技术和产品。”
在HK Tech 300的培育支持下,公司终有机会令产品原型面世,不但透过计划获得与不同业界联系的机会,亦获入选香港科技园公司的IDEATION计划。
酒店餐厅试用 减少厨余浪费
至今,ZenxTag虽然仍未拥有大规模生产线,但已开始逐步投入市场,包括获香港本地酒店的餐厅试用。她说:“酒店自助餐的剩食,经收集后会制成饭盒赠予有需要人士,他们也希望投入额外的技术,证明这些食物可以继续食用,避免浪费。”而其他食肆也可透过标签,准确了解食材状况,决定食材的使用先后,例如看到标签开始转色,就可先用该批食材,减少厨余。
目前,团队的智慧食品标签已发展至第五代,未来继续研究将技术拓展至酒类、蔬菜等检测,也计划配合物联网技术,协助食品物流管理,即时提供食品新鲜度和库存资讯,长远希望可以开发生产线令标签得以量产,并开拓内地及东南亚市场,让技术获社会广泛应用。
2024年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