鑽研藝術科技 創作引發共鳴

林欣傑


由林欣傑創作的互動藝術裝置「雲圖境像」於2021年在香港藝術館展出。透過邀請觀眾在社交媒體簽到並發文,投影機會抽取帖子相片的顏色, 投射到雲端上,呈現不同的色彩。
(相片由香港藝術館提供)

English Version

  • 香港城市大學多媒體資訊科技理學碩士
  • Dimension Plus共同創辦人
  • 第十八屆香港藝術發展獎——藝術家年獎(媒體藝術)得主

科技與藝術乍看仿若亳不相干,媒體藝術卻透過融合科技,與觀眾產生互動。今年獲香港藝術發展局頒授「藝術家年獎」(媒體藝術)的香港媒體藝術家林欣傑,曾在香港城市大學(城大)創意媒體學院(SCM)先後擔任研究助理及導師,期間並於工學院修畢媒體資訊科技碩士,為現時擔任全職藝術家累積豐富科技知識與實踐經驗,在創作路上展現無限可能。

回顧成為媒體藝術家,林欣傑卻直言屬因緣際會,自小喜歡接觸電腦,最終選擇修讀資訊系統學,並在翌年取得電影發展基金的獎學金,讓他可前赴紐約修讀動畫及視覺特效課程,同時認識到一位改變其專業發展方向的同學。


城大經驗助啟創意 修讀碩士提升實力

「我在美國的室友剛巧是城大SCM第一屆同學,他經常帶我去觀賞當地的藝術展覽,也不時提及 SCM的教學特色,讓我知悉在傳統藝術以外,原來尚有引入大量科技與結合不同媒介展示的媒體藝術,令我的眼界大為開闊。」林欣傑憶述,回港後適逢SCM有教授物色懂得編程又曾進修藝術的研究助理,那位城大學生遂推薦了他,經會面後發現彼此理念一致,促成他加入學院任職研究助理,協助籌辦展覽與參與藝術創作,後適逢有教席空缺,為他帶來轉職導師的機緣,也藉此與城大結下更深厚的緣份。

林欣傑坦言自己很享受教學的過程,見證到學生逐步對媒體藝術產生興趣,讓他感到十分滿足。剛開始在SCM教授編程與電腦相關科目時,相較於電影或藝術課程,學生們更傾向避開理科,因此僅有五人選擇該課程。然而,隨著時間推移,越來越多學生體驗到了編程的樂趣,選修該科目增至三十多人。此外,有些學生在這個課程的影響下,畢業後專注於媒體藝術的創作,這讓林欣傑感到非常欣慰。

由從事研究至執教與藝術科技相關的學科,期間再獲獎學金進修與媒體藝術相關的課程,皆讓林欣傑對藝術創作的興趣與熱誠不斷升溫。他亦同時修讀城大的多媒體資訊科技碩士課程,學習從事媒體藝術創作所需的理論知識與應用技能,例如採用若干計算方法或數據處理,將不同的媒體互換,使聲音轉化為影像等。這些知識均幫助他在創作過程中沿用。


作品屢獲獎 任全職藝術家

提到轉任全職藝術家的轉捩點,林欣傑闡述,2007年畢業後首個作品「Moving Mario」推出後,參與夢寐以求的奧地利電子藝術節獲頒「互動藝術類榮譽獎」,至2008年又首奪香港藝術發展新秀獎,讓他首度萌生走出大學校園的念頭。面對人生的十字路口,他既不想放棄自己熱愛的教學工作,亦感嘆擁有的知識未足以全程投入藝術工作。直至2009年遇上志同道合,共同創立 Dimension Plus的台灣「柏檔」蔡宏賢,對方以「激將法」提到有不少SCM學生已推出多項作品,他還是只有一個代表作,終令他下定決心,趁三十歲前仍然年輕放手一試,實現創作以至在香港及台灣兩地推動媒體藝術發展的理想。

林欣傑笑稱雖辭去教職翌日已感後悔,慶幸有合作夥伴互相扶持,初期透過接受和藝術不太相關的商業項目維持營運,熬過最艱難的起步點,逐步在媒體藝術領域找到自身創作的定位,更感欣喜是可與作曲家、解剖學教授等來自不同界別的人士跨界合作,呈現媒體藝術的豐富面貌。


創作重研究 扶掖新一代

他續說,印象最深的作品「大音希聲」,正是與醫學院遺體損贈計劃「大體老師」共同合作,透過掃描身體形狀,配合舞蹈員演出及音樂演奏,將身體轉換成音階與影像,冀讓觀眾思考身體的意義,從而推廣生命教育。「我會沿用研究為本這個在城大學與教所掌握的方法,在創作前進行大量研究,並透過深入社區不同角落,引發一些新的想法,使作品所呈現的內容或方式不但能反映個人創作意念,也能與觀眾的情感產生連繫及互動,為我下一次創作帶來更大的動力。」

隨著發展漸上軌道,林欣傑期望以行動支持更多具創作潛力的新一代。他於今年八月中就為首個在東九文化區舉辦的藝術及科技階段性展覽FIRSTAGE擔當策展人,統籌多位年青藝術家展出八組作品,期望可為扶掖後輩盡一分力。


(出版日期:2024年8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