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tyU presents “Post-War Hong Kong and the Story of Tat Chee Avenue” exhibition
城大舉辦「戰後香港與達之路的故事」展覽
Mr Huang (second from left), President Kuo (first from right), Ms Yu (third from right), and other distinguished guests at the opening ceremony.
(左起)盧金榮博士、黃嘉純先生、黃昕然先生、余皓媛女士、查毅超博士、郭位校長。

 

為記錄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的香港歷史面貌、及紀念余達之先生對推動香港戰後的經濟、民生及教育的貢獻,香港城市大學(城大)於10月18日至31日舉行「戰後香港與達之路的故事」展覽。

展覽會內容主要以城大出版社出版的《余達之路:糖薑大王與戰後香港》一書為主題。此書由余先生的孫女余皓媛女士,及香港樹仁大學歷史學系助理教授區志堅博士合作撰寫,以珍貴的歷史圖片及展品呈現五六十年代香港的房屋、教育和工業面貌,並記述九龍塘達之路與又一村的發展過程,同時介紹促成達之路與又一村建成的關鍵人物──余先生的一生。

展覽於10月18日開幕,由城大校董會主席黃嘉純先生、城大校長郭位教授、民政事務總署深水埗民政事務專員黃昕然先生、香港工業總會主席查毅超博士和香港中華廠商聯合會常務副會長盧金榮博士主禮。

Distinguished guests visit the exhibition after the opening ceremony.
一眾嘉賓於開幕禮後參觀展覽。

 

余女士致歡迎辭時說:「我一直很敬佩祖父為戰後香港作出不同的貢獻。我希望可以啟發年輕一代學習祖父的企業家精神,以及對公益事務的熱誠,致力貢獻社會。在此非常感謝城大出版社及城大邵逸夫圖書館舉辦今次的展覽。」

黃嘉純先生致辭時表示,自己受惠於又一村區域的發展,小時候在這個社區成長,對又一村一帶有深厚的感情。他說:「我特別欣賞余先生勇於創新、兼具宏觀視野。他帶領業界人士參加海外展覽開拓市場,可發現他早具『全球化』營商概念。正如城大一樣,我們作為全球領先大學,一直具國際視野,為世界級研究和教學做好了準備,在地區和國際上建立了良好聲譽。」

郭校長致辭時特別分享九龍塘另一條街道──馬可尼道的歷史故事:為紀念1909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意大利工程師馬可尼對廣播事業的貢獻,以及馬可尼無線電報公司協助香港發展超短波廣播,政府於1960年代將這條接連廣播道的道路命名為馬可尼道,這與余先生發展又一村區的理念相輔相成。郭校長說:「余先生不止在教育及經濟方面作出貢獻,在科技方面也影響深遠。城大十分高興及榮幸能成為九龍塘文化的一部分。」

郭校長又指九龍塘又一村的街道以花卉命名,而城大亦種滿「城花」簕杜鵑,可謂共襄盛舉。

The “Post-war Hong Kong and the Story of Tat Chee Avenue” Exhibition
「戰後香港與達之路的故事」展覽

 

二戰後的香港百廢待興,有「糖薑大王」美譽的余先生,在開拓個人事業之餘,亦對推動社會的經濟、民生及教育發展作出重要貢獻。他的企業家精神、對公益事務的熱誠,以及推動香港工商業界走向國際的傳奇故事,非常值得年輕一代學習。「戰後香港與達之路的故事」展覽由即日至10月31日在邵逸夫圖書館和富基金廊舉行,歡迎城大教職員、學生、校友蒞臨參觀。

Some of the exhibits.
「戰後香港與達之路的故事」部分展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