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體源流與書法賞析
中國書法可分為篆、隸、草、行、楷五種書體。以下簡略地介紹中國書法發展的歷史。
隸書
傳說秦人程邈為求書寫上更快捷,改變篆字的圓滑均勻的筆劃而求平正,就產生了隸書。
隸書最明顯的特色就是橫劃中的起筆有如蠶頭,收筆有如雁尾,字形扁方,給人以飛揚之感。到了漢代時公文書信上幾乎都用隸書書寫,東漢刻碑也是多用隸書。隸書的出現,結束了近兩千年的古文字,開啟了以美化為目的的書法藝術新紀元。
*精選作品
在紙張發明和流行使用之前,簡、帛是兩種主要的書寫材料。“簡”是指削成狹長形狀的竹片,用來書寫文字。漢簡上的文字代表由篆書發展到隸書的過程,無論結體和用筆都與後來成熟的隸書風格有差異。這一件漢簡部份的字,如“居”、“蒼”二字已成扁方,兼在撇捺筆見出挑,呈現向成熟隸書轉變的形態。 | |
漢‧ 簡 |
|
民國‧沈允昌︰臨曹全碑 |
《曹全碑》,郃陽令曹全立於東漢中平二年(185年)。碑文記述曹全的家世和鎮壓張角領導農民起義的功績。其書法流暢飄逸,典雅秀麗,結構勻整,是漢隸工整風格的代表。
民國‧鄭教胥︰臨西狹頌 |
《西狹頌》由仇靖文,漢德書,在甘肅成縣天井山的山崖上。碑文頌揚武都太守李翕勅治西峽中道之事。其書法結字方整,風格雄偉穩重。
習寫隸書時,可先學《曹全碑》,以充分感受隸書扁闊秀逸的基本特質,其次可臨寫《西狹頌》等碑,以體會漢碑中樸拙沈厚的特殊風味,然後習寫漢簡墨書跡,讓用筆自然流暢。一直以來,也有不少書法家在臨寫過古代隸書作品,然後運用古代作品的風格、技巧進行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