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大旗下兩間初創企業 榮膺「2023德勤香港高科技高成長及明日之星」

香港城市大學(城大)旗下兩間初創企業,分別榮獲「2023德勤香港高科技高成長及明日之星」,有關殊榮旨在發掘和表彰高速成長、持續創新的本地企業,以促進香港、大灣區以至各地市場的創新及科技生態圈發展。兩家城大初創企業分別憑藉液體活檢癌症篩查技術作出精準診斷和疾病監測及其高速的營業收入增長比率,以及專研無電製冷技術以促進全球邁向碳中和而獲得殊榮。

德勤日前公布「2023德勤香港高科技高成長及明日之星」榜單並舉行頒奬典禮,中央人民政府駐香港特別行政區聯絡辦公室行政財務部副部長李旭鴻(前排左六)、創新科技及工業局副局長張曼莉(前排左五)、立法會科技創新界議員邱達根(前排左四)、德勤中國華南區主管合夥人歐振興(前排右四)以及包括城大等一眾支持機構代表於典禮上合照,前排左二為城大高級副校長(創新及企業)楊夢甦教授。(圖片來源: 德勤中國)

兩家獲選的初創企業分別是晶准醫學(Cellomics)和創冷科技(i2Cool ),均是由城大的科研團隊創立。晶准醫學以其過去三個財政年度營業收入增長率及持續創新的卓越表現,獲頒「德勤香港高科技高成長」獎項;創冷科技則獲「德勤香港明日之星」殊榮,以表彰其在細分領域處於領先地位,並具備巨大成長潛力。

兩間公司均應用了城大的研究成果,並先後獲大學科技初創企業資助計劃(TSSSU)資助,以及入選《福布斯亞洲》 「亞洲最值得關注100家企業」,晶准醫學還連續於2022年和2023年入選畢馬威中國《生物科技創新50強》。晶准醫學獲城大企業有限公司的投資和香港科技園公司培育,創冷科技則是城大創新創業計劃「HK Tech 300」培育之初創,先後獲計劃的種子基金及天使投資。


城大校長梅彥昌教授祝賀兩家初創企業,他說:「城大致力將科研成果轉化為實際應用,推動創新創業發展。透過HK Tech 300及剛成立的城大創新學院,城大將持續發展領先的創科生態圈,培育年輕科創人才、孵化深科技初創企業,促進香港以至整個地區的產學研合作。」

晶准醫學(Cellomics)以其高速增長比率及持續創新的卓越表現,榮獲「德勤香港高科技高成長」殊榮,創辦人之一的城大楊夢甦教授(右二)及晶准醫學行政總裁劉安庭先生(左二)代表接受奬項。(圖片來源:德勤中國)

晶准醫學和創冷科技對於獲得殊榮均感到非常榮幸。晶准醫學由城大高級副校長(創新及企業)及生物醫學系講座教授楊夢甦教授與其研究團隊於2017年共同創立。晶准醫學行政總裁劉安庭先生表示,感謝德勤中國頒授予「2023香港高科技高成長企業」的榮譽,公司將致力於提供高效的腫瘤精準檢測產品和服務,為實現腫瘤早診早治,提高人類健康作出貢獻。

創冷科技(i2Cool)獲選為「德勤香港明日之星」,團隊主力研究零耗能、低成本及高效的被動式輻射製冷塗料,以實現建築物節能減碳。創辦人之一的香港城大博士畢業生朱毅豪博士(中)代表接受奬項。(圖片來源:德勤中國)

創冷科技創始人兼行政總裁、城大博士畢業生朱毅豪博士亦表示,「2023德勤香港明日之星」的榮譽不僅是對其團隊的肯定和鼓勵,也是對i2Cool無電製冷技術創新的認可和可持續發展的信心。他表示,公司會繼續為邁向更加低碳和環保的未來而努力。

德勤中國華南區主管合夥人歐振興先生說:「2023德勤香港高科技高成長及明日之星』的得獎企業均表現出卓越的增長和通過創新進一步擴大規模的潛力。這些企業來自視覺人工智能、數碼工程、雷射感應、micro-LED顯示、通信平台即服務(CPaaS)、精準醫療和醫療機械人等不同領域,顯示了香港廣泛創新且多元化的科技生態圈。」

「2023德勤香港高科技高成長及明日之星」已於1月26日舉行頒獎典禮,共有15 間本地高速成長企業榮獲「德勤香港高科技高成長」獎項,以及20 間營運時間較短而成績超卓的初創獲選「德勤香港明日之星」。

兩家初創企業簡介


晶准醫學(Cellomics)
晶准醫學於2017年由城大研究團隊成立,專注於液體活檢技術用於癌症的早期篩查和疾病管理,是集研發、生產、銷售,以及分子檢測服務為一體的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公司總部位於香港,於深圳設有科研、生產基地和醫檢所,提供一系列經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許可並獲歐盟合格認證的產品,正在中國內地40多家醫院使用。

該公司曾獲大學科技初創企業資助計劃(TSSSU)資助及城大企業有限公司的投資和香港科學園培育,並先後獲得知名創投基金、私募基金,以及香港及深圳上市醫藥公司的投資。

創冷科技(i2Cool)

創冷科技(i2Cool)是由城大HK Tech 300創新創業計劃孵化的初創企業,獲得種子及天使基金投資,並先後贏得多個創科奬項。該公司由城大的研究團隊創辦,其自主研發並已獲專利的被動式輻射製冷塗料,可通過高效的太陽反射和中紅外熱輻射,零耗能下讓建築物室內有效降溫,大幅減低建築物耗電量,實現節能減碳。

該技術已應用於各類型建築,並與志願團體合作,擴展至校舍、住宅劏房等,以改善弱勢社群的環境,並已在全球多個國家及地區應用,包括東南亞、中東、歐美等,推進全球節能科技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