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城大获颁美国专利数量 连续五年冠绝香港院校

香港城市大学(香港城大)一向鼓励研究和创新发明,将研究所得的新知识、新发现转化为应用,造福社会。近日,由美国国家发明家科学院(National Academy of Inventors)公布的全球顶尖100所获颁最多美国专利的大学名单当中,香港城大便再次入选全球100强,全球位列第51位,不单是历年最佳排名,更是连续五年排名冠绝香港各间大学,反映香港城大在推动创新发明的努力。

香港城大校长郭位教授对大学再获殊荣深感荣幸,他说:「香港城大谨守本业,致力创造实用知识,推动社会和经济进步,以卓越教研成果贡献社会。」截至2021年6月15日,香港城大已在全球申请逾1,100项专利技术,当中603项已获专利授权。香港城大在郭校长的领导下,以「教研合一」的理念办学,与国际一流大学看齐,致力推动知识型经济,被誉为研究及专业教育的创新枢纽。

推动「HK Tech 300」鼓励应用创新研究

为进一步培育人才、发展知识型社会,香港城大今年3月宣布成立专款专项,拨出五亿港元(折合约4.12亿元人民币)推行大型创新创业计划「HK Tech 300」,旨在三年内协助包括香港城大学生在内的年轻创业者,成立300家初创企业,并鼓励他们把香港城大的知识产权及专利技术,应用到科创产品和服务当中;以投入的资金及计划规模而论,均是亚洲区内大学之首。

计划推出以来反应踊跃,第一轮获得十万港元HK Tech 300种子基金的队伍名单早前公布,共有19支初创队伍脱颖而出。其中一支团队便运用了香港城大工学院副院长(国际化与企业协作)以及机械工程学系和材料科学及工程学系教授王钻开教授研究出的一种可用于极端环境中疏水、防污防腐且具有机械-化学耐久性的物料,以开发可应用于工业、海洋、航空等方面的多级人工蒙皮(hierarchical artificial skin)。另一支团队则采用了由化学系副教授林润华博士孙红燕博士等人联合研发的一种能够逆转细菌抗药性的新型抗菌肽,作为他们创初项目的重点。

来自生物科技、金融科技、人工智能及深科技等范畴的HK Tech 300种子基金获选队伍代表于早前举行的迎新日上大合照。其中两队的初创项目运用了香港城大的专利技术。

香港城大致力推动知识转移,将杰出的科研成果转化成产品,应用于日常生活,回馈社会。例如香港城大科研团队早前开发的无线充电技术,便是目前全球无线充电标准Qi里的其中一项重要技术,让不同的智能流动装置能在同一块充电板上同时充电,已成为全球数以亿计热门手机品牌和智能流动装置的无线充电标准。

另一项由香港城大材料科学及工程学系副教授华礼生博士(Dr Roy Vellaisamy)研发的技术,结合了分子生物学、化学、生物医学和材料科学等多个学术范畴的研究,从而开发出多功能的测试平台,能用于测量人体分子、癌症生物标志物,健康指标和耐药细菌。有关项目已亦获香港创新科技署的大学科技初创企业资助计划(TSSSU)资助,并由他的研究团队成员Dr Shishir Venkatesh杨志忠成立初创企业宝特拉实时检测(Portalyze),把有关技术应用于快速检测前列腺癌。

香港城大博士毕业生Dr Shishir Venkatesh(右)与副研究员杨志忠(左),成立初创企业宝特拉实时检测,利用香港城大研发的技术,应用在前列腺癌快速检测上。

另外,大学杰出教授刘锦川教授领导的一项金属材料研究,成功找出由镍、钴、铁、钛和铝原子组成的复合纳米颗粒的理想配方,让新型合金在高温下达到非常优越的机械性能。有关研究成果已注册专利。

刘锦川教授(左二)及其研究团队进行的高熵合金研究。
香港城大于日内瓦发明展囊括12个奖项,香港城大校长郭位教授(左八)、副校长(研究及科技)杨梦苏教授(左九)与香港城大得奖者早前出席由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林郑月娥主持的嘉许礼。

香港城大的卓越研究实力亦屡获国际肯定,例如在2021年网上日内瓦国际发明展中囊括12个奖项,包括一项评审团嘉许金奖、五项金奖、三项银奖和三项铜奖,数量也是全港大学之冠。

香港城大今次获得的殊荣,由美国国家发明家学院公布。该学院创立于2010年,成员来自全球大学、政府及非政府组织等,鼓励发明家注册创新发明、披露知识产权,从而教育和引导更多学生,并转化其成员的发明以贡献社会。自2013年起,该学院每年公布全球获得最多美国专利的100所大学;香港城大自2016年以来,已连续五年成为获得最多美国专利的本地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