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大荣获2024年度全国大禹水利科学技术奖

2025年3月17日
Photo 1
方先生(右)和梁教授。

 

香港城市大学(城大)海洋汙染国家重点实验室参与的「粤港澳大湾区城市海堤防禦能力和生态功能提升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获中国水利学会颁发2024年度全国大禹水利科技进步二等奖,彰显城大在推动可持续发展方面的卓越成就。

Photo 2
珠江水利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杨芳教授(左)和梁教授。

 

全国大禹水利科学技术奖(大禹奖)是中国水利领域首个社会科技奖,由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批准设立,并经国家科学技术部批准、由中国水利学会设立和承办,为全国层面的水利行业科学技术奖。此获奖项目由城大与珠江水利委员会珠江水利科学研究院(珠科院)、河海大学、广东省水利电力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以及广州珠科院工程勘察设计有限公司共同进行研究。

城大团队在能源及环境学院院长兼海洋汙染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梁美仪教授的带领下,负责项目中「城市海堤生态功能提升关键技术及应用」的研究任务。这项研究建立可提升生境複杂性和海洋生物多样性的生态理论,并研发出适用于垂直式和斜坡式人造海堤的多种生态工程组件,实地测试更证明这些生态工程组件能有效和显着地提升海堤上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功能。

梁教授表示:「我们非常高兴能与来自珠科院等的研究团队一起获此殊荣。获颁大禹奖肯定了我们在生态修復研究方面的努力,以及我们对国家及香港特别行政区(特区)政府在实施人造海堤生态化的支持。」

梁教授亦衷心感谢香港特区政府发展局和土木工程拓展署对城大团队的信任,多年来为研究团队能在本港人造海堤试验科创产品提供宝贵机会。

他说︰「发展局和土木工程拓展署的支持在整个研究和开发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促进产品的多元化及进一步改良设计。」

土木工程拓展署署长方学诚先生祝贺城大团队时说:「我很高兴城大团队获颁大禹奖,他们多年来的努力及研究成果都获得充分肯定。为提升人造海堤的生物多样性及缔造可持续的未来,土木工程拓展署会继续积极推动有关『生态海岸线』的研究及应用,以期为香港及其他大湾区城市的沿海生态带来裨益。」

自2016年起,梁教授与香港特区政府紧密合作,致力研发及推广生态海堤的创新科技及应用。在发展局及土木工程拓展署的支持下,梁教授于本港多个人造海堤(包括马料水、西贡、屯门、荃湾、湾仔、铜锣湾、南丫岛和鲤鱼门等)进行测试、应用及改良各种创新的生态工程组件。他亦参与设计位于大屿山东涌东新填海区内全长3.8公里的生态海岸线,初步研究数据显示该人造生态海堤已吸引90多种海洋生物栖息及活动,成效显着。

Photo 3
梁教授(右)和团队成员在东涌东新填海区的生态海岸线进行研究工作。
Photo 4
设于鲤鱼门生态海岸线的创新生态工程组件。

 

此外,团队亦透过城大HK Tech 300计划成立了afterNature初创公司,开发一系列生态工程产品,包括生态砖、生态板块、潮汐池及生态防波组件,推动成果转化及广泛应用。这些产品不仅被香港特区政府採用,亦被推广至南韩、中国内地和中东等地。

城大团队研发的生态砖更屡获殊荣,包括第48届日内瓦国际发明展中获得的韩国发明促进协会特别奖及评审团嘉许金奖、2023年亚洲国际创新发明展中获得的亚洲国际创新奖金奖,以及2022年「香港环境卓越大奖」中的香港绿色创新大奖金奖。研究团队最近与中国水利学会及珠科院合作,制定「海堤生态化设计技术指南」的团体标准,进一步建立粤港澳大湾区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