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皓媛, MH

城大顧問委員會成員(2019年至今)
青年發展委員會委員
兒童事務委員會委員
扶貧委員會委員
關愛基金委員

「擁抱挑戰,開放視野,才有創新的力量。」

余皓媛一直投入社區工作,曾與城大賽馬會動物醫學及生命科學院合作,安排到深水埗一所小學向學生派發城大牛奶,並宣傳動物醫學的概念及於區內設置城大動物醫療中心的教學目的。
「城傳系列」鼓勵年輕一代敢於面對挑戰與考驗,余皓媛(右三)出席2023年香港書展新書發佈會。

余皓媛堅持終身學習,勇於面對挑戰並追求多元發展。她多年來在金融業和企業管理方面獲得傑出成就,屢獲殊榮。別人都認為她是金融界精英、企業強人,但她卻沒有將自己局限在商界,而是同時間投身兒童及青年事務,深切關注香港下一代的發展。

余皓媛參與過不少公職,都與青少年發展息息相關,包括青年發展委員會委員、扶貧委員會委員、關愛基金委員、深水埗青鋒網計劃暨家庭和諧關注工作小組主席、香港青年獎勵計劃宣傳及推廣委員會主席等,只因幫助年青人生涯規劃、個人成長,不管是他們的教育還是就業之路,都是她念茲在茲的重要事項。

要尋源討本,相信這跟她的家族傳統不無關係。余皓媛的祖父是人稱「糖薑大王」的余達之先生,OBE,JP。余先生是二戰後香港非常成功的商人和慈善家,一向十分重視兒童及青年教育。他亦是香港小童群益會首位華人副主席,任內致力為兒童及青年爭取權益。

「五六十年代社會普遍資源匱乏,祖父深信教育能夠改變兒童及青年的命運,自己帶頭為工人子弟提供教育、辧學及提供奬學金,又安排課外活動、旅行等活動,拓闊兒童及青年的生活。二十多年來,我一直追隨他的步伐,專注為年輕一代做一點事。」

余皓媛心繫年青一代的發展機遇,贊助「共創明『Teen』計劃」的中學生參與城大與「共創明『Teen』校友會」合辦的「城 • 創未來X余皓媛青年發展基金」活動。

投入兒童及青年的工作後,接觸的年輕人多了,余皓媛發現社區內不少青年人,對未知的將來常有一種前路茫茫不安之感。她多年來從保良局招募多名暑期實習生,見到他們十分珍惜得來不易的機會,令她意識到,年輕人需要的,只是一個機會。

「其中最令我難過的是,這些年輕人從不敢想像將來,因為他們壓根兒不相信自己會得到任何機會。」

她決心擴大慈善工作的規模,設立「余皓媛青年發展基金」。基金多年來贊助協辦各種活動,助中學生了解不同行業,例如航空業基礎知識和產業前景;也有贊助內地學生及香港學生在香港、北京及天津三地交流;又贊助「共創明『Teen』計劃」的中學生,參加城大與「共創明『Teen』校友會」合辦的「城 • 創未來 X 余皓媛青年發展基金」活動,讓他們了解多元化的大學課程,校園生活及支援等等。這種種活動的背後,她都只有一個理念:

「我希望青年人,尤其是來自弱勢社群家庭的同學,知道社會上有不同的就業及教育機會,不要被眼前的困境限制,打開視野,創造自己的未來。」

余老先生除了啟發余皓媛在從商之餘也要肩負社會責任之外,同時也培育出她的「企業家精神」。

余皓媛(左二)深信青年人要敢於追夢,由她的青年發展基金贊助的「航行出狀元 津港交流團2023」,就是讓他們走出香港,親身考察京津港三地的航空設施,拓闊眼界。
余皓媛於城大「戰後香港與達之路的故事」展覽開幕禮上致辭。

「祖父一向善用自己的知識、經驗為香港作出創新的貢獻,作為企業家,就是有這一份冒險前進的精神;對工作的熱情、勇氣和不怕失敗,是成功的關鍵。我喜歡擁抱挑戰,也認為青年人要有這份不怕失敗的精神。」

香港城市大學座落的「達之路」,就是以余達之先生的名字命名。他當年發展「又一村」這一區時,早就規劃區內要有幼稚園、小學、中學及大學,把自己的教育藍圖融入社區發展之中。因緣際會,余皓媛早年與學者合作出版《余達之路—糖薑大王與戰後香港》,由城大出版社出版,又合作舉辦了不少展覽及文化活動。這次出書的經驗,也打開了她的視野,看到書本傳播知識的巨大價值。2023年,她再次與城大出版社合作,推出「城傳系列」,透過專訪企業成功人士,鼓勵年輕一代遇到挑戰與考驗,都不應懼怕,從中學習。今年她亦再接再厲,與城大出版社策劃推出「城創系列」書籍,以本地初創生態圈及企業故事為主軸,透過文字,打開有志發展初創事業的年輕人的眼界;也借助這些初創企業家的經歷,進一步推廣本地企業家精神,提高香港企業的知名度。

身為城大顧問委員會成員,余皓媛對大學在短短30年間的迅速發展感到驚嘆,她亦對城大校長梅彥昌教授承諾更投入社區感到欣喜。教育是百年樹人的工作,但同樣是隨時代而變化前進,要不是後人不斷打破前人的研究,科研不會有突破,世界不會向前走。

「我相信青年能夠通過知識、就業來改變一生。要擁抱挑戰,開放視野,終身學習,這心態可給予我們每個人創新的力量。」

按此了解更多城大Heroes系列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