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屆俊和學生創新獎「銀獎」及「最佳可持續方案獎」
張振文 (左)
工學院博士生
盧偉健 (中)
工學院博士生
徐其利 (右)
能源及環境學院博士生
「我們致力於創新綠色能源解決方案。」
機械工程學系博士生盧偉健、張振文,與能源及環境學院博士生徐其利早前憑設計出仿生被動製冷系統,獲得第三屆俊和學生創新獎「銀獎」及「最佳可持續方案獎」兩項殊榮。目前,他們仍然在各自領域深耕。雖然科研路上有大大小小的挑戰,但他們相信只要鍥而不捨,終能釋放潛能,為可持續發展作出貢獻。
盧偉文跟張振文專門研究水滴動能,徐其利則研究太陽能,都跟再生能源有關,亦同是機械工程學系與能源及環境學院王建邦教授的博士生。盧偉健是本地生,本科已就讀於城大機械工程學系;張振文及徐其利則來自內地。
在科研的路上,除了先進實驗室等硬件外,城大的學術風氣以及對跨科研究的重視令他們獲益良多。他們三人經常就各自研究討論,當得悉「俊和學生創新獎」後,決定組隊參賽,將各自的專長結合。參賽的研究課題跟張振文和徐其利對香港其中一個印象有關,就是冷氣開得很冷。他們想到將製冷技術應用於建築,將有助節能。
他們在大自然汲取靈感,選定以「沙漠之舟」駱駝為對象。駱駝能在酷熱的沙漠生存,是因為晚間利用細胞儲水,並在日間高溫時釋放水分散熱。不過,要製作仿效駱駝降溫的製冷系統,要經過三個難關。第一是要尋找像駱駝細胞一樣吸水的材料,亦要選擇基座的材料以減少滲漏;下一步是要找方法釋放水分散熱;最後是把系統具體應用在建築物上。他們最終選定一種鹽分來吸水,並用風來釋放水分,因為這些因素可以由人控制,較適合應用於建築物。
由報名到在評審面前報告,參賽過程歷時逾半年。王建邦教授除了在材料及技術問題上悉心指導外,亦教他們如何應對評審提問。最終,他們的努力獲得回報,得到銀獎。他們製冷系統有別於傳統輻射製冷,可以實現的冷卻效能理論上似乎沒有限制,而且可以主動控制。不過系統如要商業化,仍有待進一步改良,如提高冷卻效能和適應性,以及研究長期使用對建築的影響等。
現在,三人也探索其他有助地球可持續發展的技術:盧偉健研究人體動作發電;張振文致力於水滴動能固氮;徐其利則專注太陽能製氫。他們都銘記王振邦教授的鼓勵:做實驗失敗是常事,懂得接受失敗並從中學習才可以走得更遠。
請按此了解更多城大Heroes系列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