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於 Au/Pt/Cr 微加熱器和納米含能薄膜的自毀微芯片

背景介紹

微芯片在半導體行業和微機電系統(MEMS) 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與航空航天、汽 車電子、消費電子、生物醫學等領域的發展 密切相關。如今,隨著資料安全意識的提高, 對具有自毀能力的微芯片的需求也在增加。 自毀微芯片在完成任務後會通過主動或被動 觸發機制消失或降解,從而失去其功能。自 毀特性可防止芯片的設計資訊,芯片上存儲 的敏感資訊以及電子產品上個人隱私的洩 露。自毀微芯片在軍事、情報機構、金融以 及許多其他政府和私人組織中尤其重要。另 外,在徹底摧毀報廢的手機和電腦等電子產 品上的資訊存儲模組方面,自毀微芯片也具 有巨大的應用潛力。

微芯片涉及無機或有機半導體,金屬,封裝 材料和基底材料。已有大量研究工作致力於 利用光、水、溫度或電流等方式使這些材料 發生腐蝕溶解、水解、撕裂等物理化學變化, 從而達到毀壞微芯片的目的。毫無疑問,這 些工作已經取得了良好的進展。但是,大多 數自毀機制中都存在兩個主要問題。首先, 它們僅適用於特殊構造的微芯片,這些結構 與現有的互補金屬氧化物半導體(CMOS) 和積體電路(IC)的製造工藝和技術不相容, 很難實際應用;其次,這些自毀機制依賴慢 速的物理化學反應,要花很長時間才能起效, 有的甚至需要數年,這限制了這些技術在保 護敏感資訊或資料安全性上的應用。為了廣 泛地實現資訊安全、減少資料洩漏的風險, 簡單的製造過程和快速的自毀機制非常重要。

在這種背景下,基於含能材料(EMs)和 Au/Pt/Cr 微加熱器的自毀微芯片具有突出的 優勢。一方面,含能材料以化學能的形式存 儲了大量能量,這些能量可以在外部刺激下 以光、熱等形式迅速釋放,比如炸藥、推進 劑和煙火藥。含能材料的可控觸發性,能量 釋放的快速性和強大的破壞性,很好地貼合 自毀微芯片的需求。而相比傳統含能材料, 納米含能材料具有更小的尺寸、更快的反應 速率、更容易與微芯片集成,因此更適合於 自毀微芯片。另一方面,Au/Pt/Cr 微加熱器 本身使用 MEMS 相容的微製造工藝製備,小 電流即可引發 Pt 電阻的快速升溫,因此適合 用來觸發納米含能材料的燃燒或爆炸反應。 因此,我們通過集成 Au/Pt/Cr 微加熱器和納 米含能材料,構建一個電流觸發的自毀獨立 模組。該模組可以用作任何 CMOS 和 IC 的 附加模組,而無需重新設計專門的芯片,更 無需複雜的特殊基底或封裝材料。

自毀微芯片的製備

Au/Pt/Cr 微加熱器是根據數值類比結果所確 定的結構與幾何尺寸,利用 MEMS 技術進行 加工製作的。通過半導體製備工藝,結合使 用光刻技術與物理氣相沉積方法,依次在絕 緣絕熱層上沉積並圖形化具有上述類比所確 定的幾何結構的 Au、Pt 和 Cr 層,得到新型 微加熱器陣列,並對其進行了相關電熱性能 測試。先在高熱阻特種玻璃基底上沉積一層 光刻膠,然後用高精度光刻技術將沉積的光 刻膠圖形化;隨後用電子束蒸鍍技術在圖形 化的光刻膠上面沉積鉻 / 鉑金 / 金三層金屬, 用 lift-off 技術將沉積的鉻 / 鉑金 / 金三層金屬 圖形化;最後用高精度光刻技術配合金蝕刻 溶液將鉑金特定部分上面的金蝕刻掉,得到 高可靠低能耗薄膜電阻微型加熱器,圖 1a 是 高熱阻特種玻璃基底上單個的 Au/Pt/Cr 微型 加熱器。高熱阻特種玻璃基底保證微型加熱 器的低能耗,鉑金 / 金的高穩定性保證微型 加熱器的高可靠性能。

納米含能材料以薄膜的形態與 Au/Pt/Cr 微加 熱器的功能區域集成,而後在含能薄膜上面 膠封一塊硅片進行測試,如圖 1b。硅片是微 芯片的常用基底,因此可以用於驗證自毀效 果。測試時,通過微米探針在微加熱器兩端 通入直流電,引發 Pt 電阻升溫,觸發納米含 能薄膜的燃燒或爆炸,從而破壞硅片。

研究成果

通過在自毀微芯片兩端施加 20V 的電壓,成 功毀壞上方的硅片,其中與含能薄膜直接接 觸的中心區域的硅片被粉碎,周邊區域裂開, 如圖 1c 所示。圖 2 是高速攝影捕捉的硅片被 粉碎瞬間的圖像。

圖 1 單個微加熱器 (a)、自毀前微芯片 (b)、 自毀後微芯片 (c) 的顯微鏡圖片

圖 2 自毀微芯片的毀壞瞬間

參考文獻

1.Ma, X, Gu, S, Li, Y, Lu, J, Yang, G & Zhang, K 2021, 'Additive-Free Energetic Film Based on Graphene Oxide and Nanoscale Energetic Coordination Polymer for Transient Microchip', 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 vol. 31, no. 42, 2103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