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佛教地圖集》的論述
《海上佛教地圖集》見證佛教多個世紀來蔚然成風,時至今日仍然蓬勃發展。《海上佛教地圖集》標示了數以千計的重要佛教場所,呈現南亞、東南亞以及東亞的珍貴古蹟及絕美建築。公元年初期,佛教沿海路從印度恆河盆地傳入東亞及內亞,是構成佛教歷史的關鍵因素。佛教得以廣傳至印度海外,海港及河岸接駁站功不可沒,是次展覽將聚焦於佛教如何通過海路網絡遠渡重洋,從印度傳入中國及其他東南亞地區。
海線路的貿易活動和佛教信仰
佛教修行、哲學、藝術及建築發祥於恆河盆地,然最終橫跨歐亞東部、中部及東南部地區,覆蓋範圍統稱為「大圓環」。通過陸路車隊及海上船旅,頻繁的經商活動沿著大圓環的「外緣」發展起來。伴隨著國際海陸貿易系統,佛教得以蓬勃發展。佛法師長及朝聖者的行旅方向有二:僧人與尼姑從印度外移至新地區弘揚佛教;來自偉大圓環佛教社群的朝聖者則前往印度,從而接受訓練、尋索新經典、敬禮創立佛教的悉達多(佛陀釋迦牟尼)生平中的重要聖地。沿著海路傳揚其文化及藝術。
藝術與宗教的弘揚
佛教是便於傳播的宗教,經文可翻譯成任何語言在任何地方流傳。遠航商人不但攜行佛經和小雕像以求好運。海上航行非常具有挑戰性,經常受到颶風、颱風和海盜的困擾。早期佛教徒鮮有為佛陀塑像作敬拜之用,而是以足印、菩提樹或法輪象徵釋迦牟尼,其後從公元一及二世紀起,人們創造出佛陀及菩薩的人像造型,廣加複製及傳播。最終佛教的相關形貌沿著海路路線弘揚遐邇,禮佛敬拜亦成為主流的修習。
觀世音菩薩和觀音是一個文化融合的很好的例子。觀世音菩薩是佛法慈悲的體現,在沿海路線舉足輕重。所謂菩薩,即是覺悟與慈悲的存在,亦是水手的守護神。當這些畫像和故事流傳到中國沿岸,保護水手的神祇概念,早已以媽祖的形象存在,她是大海的守護女神、航海者的保護者,與觀世音菩薩的角色類近。觀世音菩薩的女性形象是為「觀音」,在中國備受尊崇,她既是守護大海的女神。
1-4
佛像,龍門石窟,石刻,五至六世紀,中國洛陽。照片: Somkid Chaijitvanit
佛陀足印,阿富汗,犍陀羅,印度。照片: Smuconlaw / CC BY-SA 3.0
菩提樹,印度,巴爾胡特。照片: Biswarup Ganguly / CC BY 3.0
法輪,印度奧里薩邦,科納拉克太陽神廟。照片: Aaron Butler
5-6
觀世音菩薩像,公元九世紀,銅鎏金,維拉伽拉,斯里蘭卡
高 49.8 厘米,科倫坡國家博物館,藏品編號:CNM /AP/2012/BN/11
觀音,約1025年,木,北宋,中國,檀香山藝術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