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品探索
聲音藝術
聲音藝術旨在挑戰聲音如何在傳統編曲手法下成為音樂,並在音樂廳中演奏,聲音藝術家常常要打破音樂與噪音的預設分野,用盡所有可利用的聲音來創作。他們的藝術作品中的聲音可以是錄製的,亦可以是創作而成的(電子聲響),而電腦則讓他們結合或把玩這些錄製得來及創作而成的聲音。聲音藝術能夠以雕塑形式呈現,通過特定物件顯現,亦可與建築或環境相關,探索聲音與空間的關係。
Ryo Ikeshiro
Pika! Ppeonjjeog, Pika! Ppeonjjeog / Ppiikkaa!! PPppeeoonnjjjjeeoogg, 2015-16
沉浸式視聽裝置配合3D立體蝕刻及印刷
以遞迴演算法構成的物件與投影,刻劃出一個推測性的環境,聲音上亦具備自相似的結構 - 為聽覺帶來幻象的「Risset節奏」,儼如艾雪畫筆下的樓梯。「Pika!」及「ppeonjjeog」是「聲音象徵主義」的例子,分別以日語及韓語形容閃光,並由虛擬偶像初音未來唱出。
PerMagnus Lindborg with Alvaro Cassinelli
Loki's Pain, 2020
地震數據聲化及視覺化;鋁、鋼、乙烯基、碗狀喇叭、超低音喇叭、放大器、媒體播放器、雷射投影機、數碼介面
《Loki’s Pain》是讓人親歷其境的視聽裝置。觀眾將代入維京神靈洛基的角色,洛基被鎖困於地底,不斷受滴落的毒液折磨,他萬分痛苦地扭動身軀,帶來了地震。《Loki’s Pain》前作有「Lindborg」(2017),實時地把互聯網提供的地震數據聲音化。
我們感謝創意媒體學院學生袁栩晴及技術員董永康的鼎力協助。
我們感謝創意媒體學院學生袁栩晴及技術員董永康的鼎力協助。
楊嘉輝
Possible Music #2 , 2019
LED燈光系統、十六頻道聲音裝置;聲音,六十分鐘循環
這件作品是藝術家與愛丁堡大學「Next Generation Sound Synthesis」(NESS) 團隊的協作成果,這個團隊開發了一套模擬樂器聲音的軟件,讓歷史學家有機會聽到失傳器具的聲音。然而,藝術家感興趣的是每一種「不可能」,例如以攝氏300度熱氣吹奏的號角,會是怎樣的聲音?
Ryo Ikeshiro
Pika! Ppeonjjeog, Pika! Ppeonjjeog / Ppiikkaa!! PPppeeoonnjjjjeeoogg, 2015-16
沉浸式視聽裝置配合3D立體蝕刻及印刷
以遞迴演算法構成的物件與投影,刻劃出一個推測性的環境,聲音上亦具備自相似的結構 - 為聽覺帶來幻象的「Risset節奏」,儼如艾雪畫筆下的樓梯。「Pika!」及「ppeonjjeog」是「聲音象徵主義」的例子,分別以日語及韓語形容閃光,並由虛擬偶像初音未來唱出。
X
<
>
PerMagnus Lindborg with Alvaro Cassinelli
Loki's Pain, 2020
地震數據聲化及視覺化;鋁、鋼、乙烯基、碗狀喇叭、超低音喇叭、放大器、媒體播放器、雷射投影機、數碼介面
《Loki’s Pain》是讓人親歷其境的視聽裝置。觀眾將代入維京神靈洛基的角色,洛基被鎖困於地底,不斷受滴落的毒液折磨,他萬分痛苦地扭動身軀,帶來了地震。《Loki’s Pain》前作有「Lindborg」(2017),實時地把互聯網提供的地震數據聲音化。
我們感謝創意媒體學院學生袁栩晴及技術員董永康的鼎力協助。
我們感謝創意媒體學院學生袁栩晴及技術員董永康的鼎力協助。
X
<
>
楊嘉輝
Possible Music #2 , 2019
LED燈光系統、十六頻道聲音裝置;聲音,六十分鐘循環
這件作品是藝術家與愛丁堡大學「Next Generation Sound Synthesis」(NESS) 團隊的協作成果,這個團隊開發了一套模擬樂器聲音的軟件,讓歷史學家有機會聽到失傳器具的聲音。然而,藝術家感興趣的是每一種「不可能」,例如以攝氏300度熱氣吹奏的號角,會是怎樣的聲音?
X
<
>